道德經第49章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沒有一定的成見,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向善。誠信的人,我信任他;不誠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
聖人在位,收斂自己的意欲,使人心化歸於渾樸,百姓都專注於自己的耳目,聖人使他們都回復到嬰孩的純真狀態。
【弈後語】
近年來,不管是在台灣或大陸,都有政治人物引用「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來傳達自己的政治理念,表明他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這多少顯示,他們認為老子這句話很符合現代的民主精神。
每個人對人對事都會有一些成見與好惡,但「聖人常無心」,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拋開我執,放棄個人的成見、好惡甚至意志,而以民意為依歸,所謂「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根據民意來施政,這正是現代民主政治的精神所在。但我以為老子所說或所要的,顯然不是現代的民主政治,而是以民意為依歸的聖人之治。
國家走向與治國方針要由誰來決定呢?即使時至今日,仍有菁英主義與民粹主義的爭論。支持菁英主義者認為,社會大眾缺乏知識、判斷力不足、容易受煽動而情緒化,讓社會動盪不安,所以主張應該由少數有知識、能力、教養和經驗的貴族與官僚來做決策與推動,這樣才能長治久安。而支持民粹主義者則認為,菁英份子自以為是,但想法與生活都跟民眾脫節,他們追求的其實是自身利益,所以應該由廣大的社會大眾直接參與和決定政治事物。畢竟攸關眾人的事物還是應該由眾人來決定,但社會大眾的意見很少是一致的,這時候我們只能聽從佔多數的民意,只是在意見形成與表達的過程中,必須確保遊戲規則的公平與公正,減少人為的操控與扭曲。
社會大眾良莠不齊、各有心思與脾性,要如何去面對「百姓心」呢?老子的建議是:不管人民善或不善,一個好的領導者(聖人)都應該善待他們;不管對方誠信或不誠信,一個好的領導者都應該信任他們。換句話說,社會也許存在著各種矛盾和對立,但老子認為領導者要用無差別的慈悲心,以包容的胸懷去對待所有人,不只像大海接納百川,而且還希望能感化、淨化他們,化解矛盾、消除對立,使人人向善、人人守信,社會又化歸於純樸。這聽起有點像儒家的德治,層次可能還高一點;看起來似乎也很完美,但顯然是陳義過高。
在老子那個時代,就有和道家與儒家互別苗頭的法家,他們認為儒道兩家都高估了人向善的可能,卻低估了人向惡的潛能;而且,並非人人都可以被感化,光靠慈悲或道德無法治國,更不能將希望寄託於一兩個聖人身上。他們主張要以法治國,當權者透過法律治理國家,經由賞罰分明、獎善懲惡來建立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但這種作法卻是老子所反對的,老子認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第五七局),的確,法律只是治標,無法治本,而且法律是當權者訂的,只是他用來管理或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已。但用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過去法家的以法治國只是「法制」(rule by law),而非真正的「法治」(rule of law)。
「法治」相對於「人治」,主張在人類社會裡有某些凌駕於一切之上的最高規則,是所有人都必須共同遵守的,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其實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它也是沒有差別心的,對統治者和老百姓都一樣對待、一樣慈悲。有人為了有所區別,將「法制」稱為「刀治」,而把「法治」稱為「水治」,雖然是取「制」與「治」的部首而成,但「水治」不正符合老子所說的自然之道嗎?
而「法治」的這個「法」從何而來?最理想的情況是由代表社會各階層的菁英份子所草擬,然後經過所有人民的認可,成為所有人共同遵守的社會最高法則。我以為這才老子所說「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的現代含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