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48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追求學問,每天要增加一些;追求道,則每天要減少一些。減少又減少,直到「無為」的境地。知道「無為」,就沒有什麼事做不成了。治理國家要清靜無為,至於政令繁苛,那就不配治理國家。
【弈後語】
人生可以有很多目標,孔子就說過君子要「志於學」、「志於道」,他認為求學與求道可以並行不悖,甚至還能相輔相成。但老子卻告訴我們,求學與求道是兩碼子事,而且還可能會互相牴觸。
追求學問是向外面學習生活所必需的各種知識和技藝,它們是日積月累的,增加越多,日常生活就越可以獲得改善,也就是「為學日益」。但「道」則不假外求,所謂「求道」其實是一種內在的修為,我們要做的是去除內心的欲望、貪婪、自大、自作聰明和刻意作為等等,每天減少一些,一直減損到如嬰兒般的純真狀態,心中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私欲與雜念,也就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無心為之,不會為了某個目的刻意去做某些事,而只做自己應該做的事(譬如去除私欲),結果很可能就會「得道多助」,獲得各方人士的支持,反而什麼事都水到渠成,甚至是「取天下常以無事」。但如果想大張旗鼓,以繁苛的政令和窮兵黷武去取得天下,那不只勞民傷財,取得天下後也無法維持長久。
老子的「為道日損」,跟後來禪宗所主張的「明心見性」有點類似,只是禪宗的去除私欲與執著是為了求得個人心靈的解脫,而老子的去除私欲與執著(無為)最後卻扯上了「取天下」,這也難怪有那麼多人會認為《道德經》是寫給統治者看的帝王術。
但不管是領導者或個人,在老子的認知裡,「為道」顯然比「為學」重要得多,而且「為學」甚至還會妨礙「為道」。他在前面已一再提及,知識累積得越多,人心可能就會變得越精明、狡詐,越失去原有的質樸純真,離道越遠。由此也可推知,老子雖然不反對大家學習生活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術,但對它們顯然也不會有太高的評價。
明朝的儒學大師王陽明說:「吾輩用力,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明?」他的這種說法很可能就是受到老子與禪宗的影響,但跟當年的孔子相較,儒家的面目卻因此而變得模糊,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倒退,它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重視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術,這其實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發展。
今日的人類社會比起老子和王陽明的時代進步得太多了,但它主要來自「為學日益」,而非「為道日損」。當然,有人會說進步的只是物質層面,現代人的精神生活不只沒有進展,反而比過去來得空虛與痛苦。但真的是這樣嗎?姑不論今人比古人空虛痛苦的「證據」在哪裡,我想沒有人會反對「為道日損」,但似乎也不必因此而貶抑「為學日益」。
「為學」與「為道」就像加法與減法,兩者不僅可以並行不悖,而且都是生活所必需。即使它們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對立,如何將它們整合成一個更高的、和諧的統一體,讓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同樣美好,不也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