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40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的運動是循環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天下萬物都生於「有」,而「有」則來自「無」。
【弈後語】
《三國演義》的開場白:「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天下大勢可以說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具體呈現。
「反」有三個意思,分別為相反、反復與返回。「反者道之動」也可以有三種解釋:第一,「道」朝相反的方向在運動、或者說朝對立面在轉化,當天下一旦「分」後,它就會開始朝「合」的方向運動;而一旦得到「合」,又開始往「分」的方向走。第二,「道」的運動是循環反復、周而復始的,天下一直在「分」與「合」間反復循環著,如日夜與四季之更迭。第三,「道」使一切又返回最初始的狀態,也就是到頭來「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三種解釋或現象其實相互關聯,要兼容並蓄,才能掌握「反者道之動」的神髓。
「弱」除了柔弱外,還包括各種二元對立中被世俗認為是弱勢、負面的一方,譬如無、虛、靜、下、賤、愚、曲等。「弱者道之用」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道」對天地萬物的作用基本上用的是「無為」、「柔弱」的方法,而非「有為」、「剛強」的手段。一是在自然與塵世的反復循環中,處於弱勢狀態反而有成長、向上提升的機會,因為「無」才能生「有」、「靜」才能變「動」、「下」才能升「高」、「賤」才能轉「貴」。衡諸三國時代的天下紛擾,似乎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譬如在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劉備是最人單勢孤的,但他就靠柔弱的方法為自己掙得一片天;而剛開始時不可一世的英雄豪傑,都灰飛煙滅,最後統一天下的則是當時大家都沒有想到的司馬家族。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觀念前面已提過多次,它在這裡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我們觸目所及都是「有」形的東西,但如果一直回溯,追到最初始的根源,則一切都來自「無」;而「有」有與「無」其實也是處於反復循環的狀態(有無相生)。一是在自然與塵世的百態中,我們所看到的「有」――不管是野外的犀牛、烏鴉或公司的財務報表、管理辦法,都只是表象,讓它們外顯並發揮作用的其實是背後看不見、「無」形的自然律則與觀念。
把「天下大勢」用在「個人局面」上,也另有啟迪:譬如在聽到有人提出與你相反的意見時,若能提醒自己「反者道之動」――他是在為你顯現「道」啊!那就能心平氣和、甚至愉快地聆聽,這樣對大家應該都具有更正面的意義。而在面對非常不利的情境時,牢記「弱者道之用」,不逞一時之勇,藉守「柔」示「弱」來度過難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應該也是不錯的作法。至於不管是對人或對事,能深諳「有無相生」之理,不僅要看「有」,更要看「無」的一面,這樣對問題的掌握應該也是很有幫助的。
「反者道之動」讓人想起老子在第十六局所說的「歸根復命」――所有事物都回歸原本的狀態,然後又開始另一輪的循環。但我們要知道,這種反復循環不可能是在原地兜圈子,它比較像青原惟信禪師所說的三十年前尚未入門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後來有了些道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現在反璞歸真,「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在肯定──否定──再肯定(否定的否定)的歷程裡,後來的再肯定乃是原先肯定的超越。山還是山,但對它的認知已得到了提升。
天下大勢雖然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後面的這個「合」跟原先的那個「合」已經不一樣了。所謂「反者道之動」,它更像是一個持續向上攀升的螺旋狀結構;而這也是人類文明進展與個人認知發展的軌跡。即使在自然界,雖然年年是春去秋來,但今年的秋天跟去年、一百年、一萬年前的秋天已經不一樣了。不管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我們都無法再回到過去,看似回歸,其實是在進入一個不一樣的未來。這是大家在理解老子在這方面的觀點時,應該好好放在心上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