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而有「德」。下「德」的人,恪守著形式上的「德」,因此而沒有「德」。上「德」的人,順任自然而無心作為;下「德」的人,順任自然卻有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應,就會伸出手臂,強迫別人順從。
所以失去了「道」,才要講求「德」;失去了「德」,才要講求「仁」;失去了「仁」,才要講求「義」;失去了「義」,才要強調「禮」。「禮」的出現,表示忠信的不足,乃是禍亂的開端。上面所說的這些「仁」「義」「禮」,不過是「道」的虛華,但卻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於淺薄;存心樸實,而不流於虛華。所以要捨棄後者而選擇前者。
【弈後語】
《道德經》通常被分為《道經》與《德經》兩部分,這一局(章)是《德經》之首,重要性自然是不在話下。但老子所說的「道德」跟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德」有很大的差距。在他的觀念裡,「道」是天地萬物的源頭與運作法則,它無形無名,是內隱、不可見的;而「德」則是外顯、可見的,它是「道」作用於物並顯現於物的形貌。如果說「道」是體,那麼「德」就是用,體用不二,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老子依他的觀點,為我們呈現了人類文明發展、特別是在倫理道德這個面向的進程:先有「道」,然後有「德」,爾後「仁」「義」「禮」再一個個出現。很多人認為這代表人類精神一步一步向上提升,但老子卻指出,這其實意味著人類心靈在一步一步向下沉淪。因為他認為是失去了「道」,才講求「德」;失去了「德」,才講求「仁」;失去了「仁」,才講求「義」;失去了「義」,才強調「禮」……。看起來好像越來越華美,但其實是每況愈下,一蟹不如一蟹,越來越糟糕。
他判斷的依據是「無」與「有」的多寡。「道」當然是無名無形、無心又無為的;但從無名無形到有名有形(德),從無心而為(上德)到有心而為(下德),從無意有為(仁)到刻意有為(義),從刻意有為到強迫他人順從(禮),越來越背離自然,也越來越虛矯,這對主張回歸自然的老子來說,當然是無法認同,而必須大加撻伐的。
老子認為「禮」的出現就表示忠信的不足,而必須以外在的規範來約束人心。一個社會越強調「禮」,那表示人心已敗壞到相當的程度;而大家若只是在表面上守「禮」,言行不一、陽奉陰違,那就是惑亂的開端。這些都很有見地,也可說是老子對儒家的批判,難怪《史記》會記載,當孔子去向老子問「禮」時,他會顧左右而言他:「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就哲學的境界來說,老子當然是高過孔子,但他的很多觀點其實也需要商榷。單就這一局來看,老子說的「道」「德」「仁」「義」「禮」出現的先後順序,很可能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特別是「仁」,他認為「失德而後仁」,「仁」是較後來才出現的,是「為之而無以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但儒家認為「仁」是出乎人的本性,是來自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或赤子之心,現代的腦科學研究也已證明了這點,換句話說,「仁」本乎自然,並非老子所認為的是背離自然的「有為」。當然,老子也許會說「天地不仁」,自然是沒有什麼惻隱之心的;但自然沒有惻隱之心,難道我們人類也要跟著沒有惻隱之心嗎?縱然如此,人類本乎天性希望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仁心,又有什麼好挑剔的呢?
至於「義」,如果把它認為是對公平正義的追求,那的確有明顯的人為成分,但它也不見得就背離了自然,在後面的第七七局(章),老子說人類社會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統治者剝削人民供自己享樂,而「天道」則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不也是一種公平正義嗎?所以「義」也可以說是符合「天道」的呀!
「禮」也有類似的問題。籠統地說,「禮」與「法」指的都是人類行為的規範或準則,其中「禮」比較偏向內在的要求,而「法」則是外在的明文規定,它們的關係就跟老子所說的「道」與「德」有點類似,天地萬物有它們必須遵循的自然律則,人類社會有必須遵循的禮法,其實也是在順應自然,當然它們不能太過嚴苛繁瑣,但若要完全拋棄,不也是在違逆「天道」嗎?
說這些,不是要故意找老子的碴,而是覺得很多問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考察、思考,才有可能在矛盾中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