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來輔佐君王的人,不靠武力逞強於天下。用武力一定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之地,便長出荊棘;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善於用兵者,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好,不會用武力來逞強。達到目的而不自大,達到目的而不炫耀,達到目的而不驕傲。達到目的卻是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凡事壯大了之後,就會趨於衰老,這就叫做「不合乎道」。「不合乎道」的很快就會消逝。
【弈後語】
人生這個大舞台,有時候難免會成為一個戰場。當人生成為戰場時,你恐怕就必須就戰鬥位置,而你的為人處世、你的所作所為,就好比是在「用兵」。
老子在這一局談到了「兵」,但並非教我們如何「談笑用兵」,而是要我們先認清到底「為何而戰」。不管是在真正的戰場或人生道上,戰鬥都是很慘烈的,還會留下後遺症,正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提醒我們,戰爭不過是為了想達到某種目的,如果用其他方法就可以達到目的,那何必一定要訴諸武力?這讓人想起《孫子》所言:「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真正善於用兵的人,最高目的是「存全」,最佳策略是「不戰」。的確,如果不必戰爭而能達到目的,又何需戰爭?
老子認為,動用武力是最後的不得已手段,有趣的是,《孫子》也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有人因此認為,老子是個高明的「兵家」,《道德經》是部「兵書」。唐代的王真就說:「五千之言,未嘗有一章不屬意於兵也。」其實,到了這一局,老子才第一次談到「兵」,後續再談到「兵」的也不多。當然,對滿腦子都是「兵」的人來說,到處都可發現屬意於此的蛛絲馬跡;就好像滿腦子都是「性」的人,處處可見「性的暗示」一般,但大半是自己想太多的關係。
活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是生活的一部分,老子談到「兵」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從他的中心思想來看,老子應該是個和平主義者,更是個反戰主義者。「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就是他對戰爭的沉痛指控。雖然主張和平,但他應該是個「戴鋼盔」的和平主義者,不會因為反戰就放下武器;當敵人入侵時,為了保家衛國,還是必須拿起武器,以戰止戰。
戰爭是最後手段,最好用其他方法來達到目的。但老子奉勸我們,即使達到目的,也不能因此而變得自大、驕傲、炫耀。因為那是一個戰場,你達到目的、勝利了,就表示有人落空、輸了,這時見好就收、放低姿態、謙虛以對,才是持盈保泰之道。否則,一再自我膨脹、一再逞強,就會像自然界的物壯則老,加快自己盛極而衰,由衰敗而灰飛煙滅的腳步。
人生是不是個戰場,也許要看你怎麼看。但不管在什麼戰場上,都不能衝動,先認清自己「為何而戰」,以溫和的方式達到目的,不要自我膨脹和逞強,才是符合「道」的做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