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829 天下神器:沒有渴望,就不會有失落感

瀏覽次數: 0

道德經第29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想用人為的強力去贏得天下,我看是達不到目的了。天下是神聖的東西,不是人為強力就能得到、就能把持的。強力人為的,必然失敗;刻意把持的,必然喪失。因此聖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敗;不把持,所以不會失去。

  天下萬物有的前行,有的後隨;有的緩慢,有的急切;有的剛強,有的衰弱;有的安穩,有的危殆。所以聖人去除一切極端的、奢侈的、過度的措施。

【弈後語】

  老子生活在周室衰微、群雄並起的春秋戰國時代,各方諸侯無不磨拳擦掌、你爭我奪,他的這番話應該是有感而發。但證諸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靠的正是武力,他的觀點就顯得站不住腳。其實,老子主張的「無為」,不管說它是「無所為而為」、「不刻意為之」或「順乎自然而為」,都還是被認為是消極的,你不想贏得天下沒關係,但無所用心、無所作為,到頭來可能只有被併吞、被消滅的份。

  但靠武力奪取天下的秦帝國,沒多久就分崩離析;強力為之,雖可見效於一時,顯然也無法長久維繫。而且在人類歷史上,也沒有一個政權能永續存在,所以長遠來看,老子所說的「不可為、不可執」還是有它的道理。自然的律則是有生必有滅、有長必有消、有成必有敗、有執必有失,不管是一國之君、一個企業的領導人或一般人,只有深刻體認這種自然之道,順勢而為,不必汲汲營營,也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才是明智的作法。

  對「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這句,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譬如我有三個同學當過衛生署署長、兩個同學當過台大醫院院長,我覺得與有榮焉,但從未因此而羨慕或忌妒他們,自己也沒有任何失落感。為什麼呢?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渴望要去當什麼署長或院長,不是你渴望的東西,得到了不會高興;得不到更不會有任何失落感(無執故無失)。當然,在這方面,我也沒有任何失敗可言,因為我從來就不想在這方面有什麼作為(無為故無敗)。所以,人生不要有太多渴望、太多目標,你就較不會有挫敗感和失落感,也可以較自在和愉快。

  天下萬物都各有特性,有的前行、有的後隨;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安穩、有的危殆;而人亦復如是,每個人都各有其秉性與時運,我們無法期待他們都有一樣的表現,更無法強力要求他們隨自己的意志來起舞。懂得自然之道的領導者,在行事方面就應該順應物理、心理與管理的律則,即使想有所作為,也應該避免走極端,過度的努力、奢侈、安逸都是不好的。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子的「讓步」:真正的「無為」其實是難以做到、甚至是不可行的,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也就是希望大家在「有為」時,不要走極端。這讓人想起孔子所說的「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不過老子的意思卻是「不得無為而與之,必也中行乎」,儒道兩家旨趣不同,但心理卻是一樣的。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