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第11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車軸中,有了車軸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製成器皿,有了陶土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而發揮作用的則是「無」。
【弈後語】
老子不只是個偉大的哲學家,還是個擅於思考的思考學家。在這一局,他用車子、陶器、房子三個大家熟悉的實例,告訴我們如何思考一個被大家所忽略的真理或哲理:在具體生活或抽象思維裡,一般人關注的都是有形的東西,認為就是這些「有」在發揮作用;但實際上,真正在發揮作用的卻是那無形的空間,也就是「無」。
在此之前,老子就提醒我們,「有」與「無」是相互依存的,因為有牆壁、門窗的存在與支撐,才能產生室內的空間,供我們居住、活動,發揮「無」的作用,這也是老子所說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但因為我們習慣上都把思考焦點放在「有」上,譬如強調房子牆壁、門窗的材質、規格等,老子則要我們轉而將重心放在「無」上,這可以說是前面已經提過的「反向思考」,其實也是一種「轉移式思考」。
但不管說它是「反向思考」或「轉移式思考」,都屬於現代心理學所說能為我們帶來新思維、新契機的創意思考。在人類歷史上,不乏具體的實例:譬如天花曾是肆虐人類的一種可怕傳染病,在對抗天花的戰役裡,過去的醫師都把焦點放在「有」──也就是出現症狀的病人身上,從這個「有」去研究要如何來治療天花,但效果一直不彰。而英國的勤納醫師則是轉移焦點,將思考重心放到「無」──也就是沒有出現症狀的健康人身上,特別是擠牛奶的女工,因為她們幾乎都不會得天花;結果勤納從中發明了種牛痘這種預防接種法,不僅防範於未然,徹底解決天花對人類的威脅,而且開啟了免疫學這個嶄新的醫學領域,拓展人類的知識領域,並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在人生的諸多問題上,這種「轉移式思考」更能為我們帶來不少啟發。現代社會重視物質享受,大家都希望能擁有更多的東西,譬如成為有車階級,「有」車當然能帶來很多方便和好處,但如果你只看到「有」,那麼「無」車的你必然會因此而感到落寞。其實,「無」車也有不少好處,譬如在市內,搭捷運通常會比開車更快抵達目的地,不用到處找車位,更不必擔心車子被偷;到外地旅遊時搭乘大型巴士或火車,不僅能好整以暇地欣賞沿途風光,而且視野高闊,還可看到開小車看不到的景色……,只要多多轉移思考的焦點,人生就可以變得海闊天空。
另外,我們也應該經常提醒自己,不管是對人或對事,「看不見」的部分往往比「看得見」的來得重要。我們不能被一個人的容貌、穿著、說話、舉止等這些「看得見」的東西所迷惑,而要考量他的人格、品德、心術、價值觀等「看不見」的部分;正因為「看不見」,所以更需要仔細觀察、耐心琢磨,那才是他真正的價值所在。做事情也一樣,不能只考慮「看得見」的得失,長遠來看,「看不見」的得失通常更具關鍵作用。
一個人思想的深淺高下,也許需要長時間的歷練;但要從事創意思考,則可以馬上開始。你只要隨時用老子的話提醒自己,在面對問題時,將思考重心從「有」轉移到「無」上頭,而且將「無」轉變為「有」,那你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為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