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崇尚賢名,方能使人不起爭心。不看重難得的珍寶,才能使人不起盜心。不展示可欲之物,方能使人的心思不被惑亂。所以聖人為政,要清淨人民的心思,滿足人民的安飽,減損人民追逐的意志,增強人民的體魄。讓人們常常處於無知無欲的祥和狀態,那麼,即使有賣弄聰明的人,也不能胡作非為。以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務,就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弈後語】
人活著,就會有各種欲望。一個人有什麼欲望、又如何看待這些欲望,決定了他人生的紋理和色彩。本局後半的「常使民無知無欲」這句話,經常被認為老子希望大家做個沒有知識、沒有欲望、不食人間煙火的蠢蛋。但我想這是對老子莫大的誤解。
先說欲望。人不可能沒有欲望,如果連食欲和性欲都沒有,那人類早就滅絕了。世人的欲望雖然非常多樣,不外兩大類:一是自然的欲望,譬如飲食、性、睡眠、保暖、親情等,它們都出於自然,也是我們的生物本能。一是文明(非自然或超乎自然)的欲望,像追求財富、名聲、地位、知識、權勢、購物等,都是人類文明化後才有的非自然欲望;或經過文明包裝而成為超乎自然的本能欲望,譬如去吃一碗五百元的牛肉麵。
自然的欲望雖然必要,卻很容易獲得滿足,多數人在吃了兩碗飯後就吃不下了。文明的欲望雖然非必要,但卻「填不滿」,不少人明明已經擁有很多財物、很高名望了,卻還想要更多而終日奔波,與人勾心鬥角。人類文明化後,大家爭逐的多屬這類非必要的文明欲望,但它們也成了社會紛擾、人心浮動的主要原因。
老子在這裡所說的「無欲」,跟前面所說的「無為」類似,指的是不要有非自然與超乎自然的文明欲望。而「無知」指的則是不要有去追求與滿足文明欲望的知識。但要怎麼做到呢?老子提出了兩個具體可行的辦法:
一個是相當符合當代認知心理學的釜底抽薪法:很多文明的欲望其實並非普世皆有,而是來自個人、時代或族群特別的認知與價值觀,釜底抽薪就是改變價值觀與認知――如果一個國家或公司訂出「越有名聲的我就越不採用」的規矩,那還有幾個人會有追逐名聲的欲望呢?這就是「不尚賢,使民不爭」;如果大家都認為「鑽石不過是另一種煤炭,喜歡佩戴鑽石就說明了你的庸俗」,那鑽石還會那麼貴重、被人搶著要嗎?這就是「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很多欲望我們原本沒有,都是因為接觸才被挑起的,譬如到百貨公司看到琳瑯滿目的精美商品,讓人既羨慕(想要)又挫折(買不起),心裡五味雜陳;但你不去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那何必自討苦吃呢?這就是「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另一個是類似精神分析的溯源固本法:佛洛伊德認為有些人之所以會汲汲於追求名利、權勢、知識等等,其實都是因為本能欲望受挫,才轉而去尋找「替代性的滿足」。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子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將更具啟發性:在個人修為方面,我們不僅要保持心靈清靜(虛其心),減少追名逐利的意志(弱其志);在現實生活裡,更要填飽肚子(實其腹)、維持身體健康(強其骨),讓本能的欲望都能獲得滿足,回復自然的真實飽滿,心中一片祥和,就不會渴望去追求什麼名利、權勢等替代性的東西。
老子說的「無知無欲」,其實也代表一種心境。在回復自然的真實飽滿後,心中了無罣礙,渾然忘我,忘了什麼叫知識和欲望,更忘了這是不是叫做「蠢蛋」?這樣不是很好嗎?
在這一局及接下來的很多場合,老子都是以一個賢明的統治者(聖人)應該如何治理國家和人民為著眼點,這對現代讀者來說似乎顯得非常遙遠,其實,我們只要換套服裝、換個腦袋,那麼老子對一國之君的建議就可做為一方主管或一家之主的參考;而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身心的「統治者」,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管理」自己的身心。
當然,身為一個現代文明人,我們不可能沒有文明的欲望,而多些知識也無可厚非,只是不要本末倒置,乃至捨本逐末,為了追求名利和權位,而吃不飽、睡不好、冷落了妻兒、折損了身體,那就得不償失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