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752 遊刃有餘:為人處世不要硬碰硬

瀏覽次數: 6

第六篇 建立圓融的關係 2

  世道多艱,人生路上總是會有一些荊棘、各種問題、三教九流在途中等著我們,如何披荊斬棘、解決問題、與人為善,涉及到一個人的處世之道。處世之道有境界之分,對此,莊子用廚師殺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精妙的比喻,在〈養生主〉裡,替惠文君殺牛的庖丁(廚師)技藝超群,他說: 

  優秀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換一把刀,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也有幾千頭了,可是刀口仍像在磨刀石上新磨的一樣鋒利。因為牛的骨節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幾乎沒有什麼厚度,以沒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節,當然就遊刃恢恢而寬綽有餘了。所以這把刀用了十九年還是像新磨的一樣。①

  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有一把刀,供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披荊斬棘。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頭大牛,那你就是拿刀去肢解這隻大牛的廚師;或者說你在人生道上所遇到的每個問題都像一頭牛,而要解決它們就好像廚師殺牛一般。廚師有三種,普通廚師拿刀硬碰硬,優秀廚師從柔軟的部位下手,而超級廚師則遊走於間隙,如入無人之境。三種廚師的作風分別代表了為人處世的三個境界。

  有些人喜歡硬碰硬。譬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他在三十歲就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後雖然乏人問津,但他卻自豪地說:「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他憑著這部著作而獲得柏林大學編制外教授的資格,在開課時,他竟選擇和他所瞧不起、但聲望卻如日中天的哲學大師黑格爾同一時間授課。結果選他課的學生少得可憐,不久班上就只剩下兩三個學生,最後一個也不剩,他只好黯然地離開柏林大學,以後大部分時間都鬱鬱不得志。

  叔本華在年輕氣盛時,一刀揮向黑格爾,就好像廚師拿刀去砍牛骨頭,結果刀子應聲斷裂,以後就再也無法完整地使用他那把刀。當然,莊子的庖丁解牛不是只在教人不可硬碰硬,而叔本華的對抗黑格爾,也有其特殊的悲劇意識和意義,但如果當初他的身段能柔軟一點,譬如不要和黑格爾硬碰硬,或者會和他衝堂的只是較不熱門的其他老師,甚至選擇都沒有其他老師授課的「空隙」來開課,那學生可能就會多一些,而他往後的人生可能就會不一樣,最少可以活得快樂一點。

  世道多艱,但有很多荊棘和問題,其實都是自己招惹來的。一個人可以「心高」,但卻不宜「氣傲」,因為氣一傲就容易和人起衝突,特別是在羽毛未豐的時候,常會招惹來不必要的、讓你難以承受的麻煩。所以,即使自視身高,但身段還是要放柔軟一點,遇到問題時,先從柔軟的部位下手,這樣才能「遊刃有餘」。  

原文  

①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養生主)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