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認清實際的需要 3
在面對欲望的問題時,「清心寡欲」是個理想目標,但理想目標總是難以達到,或是在抵達之前必須經過很多的挑戰、衝突和博鬥。要寡欲不容易,因為內有各種渴望在心裡蠢蠢欲動,外有諸多誘惑在那邊殷勤招手。如何面對這種內外夾擊?〈讓王〉篇裡的一段對話為我們提出了一個觀點:
中山公子牟對瞻子說:「我雖身居江湖,心裡卻惦念著宮廷的榮華,怎麼辦呢?」瞻子說:「要看重生命。看重生命就能看輕名利。」公子牟說:「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就是不能克制自己。」瞻子說:「不能克制自己那就順其自然,這樣心中才不會有厭惡之情。不能克制自己又要勉強不順自己的心意,這就叫做雙重損傷。受到雙重損傷的人,就不能高壽。」①
透過這段對話可知,莊子告訴我們,當某些欲望頻頻向你招手,而又讓你排除不了時,可以採取如下的兩個步驟:先是重新定位這些欲望,淡化它們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譬如以「看重生命」來淡化「對名利的渴望」。英國哲學家羅素青年時代性欲旺盛,染上手淫的習慣,他覺得這樣不太好,但想戒卻又戒不掉,為此深感苦惱。後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子,心中充滿對純潔愛情的想望,就自動戒掉了手淫的習慣,因為他認為如果再繼續手淫,那自己就是個「骯髒齷齪」的人,不配追求純潔的愛情。這就是對欲望的重新安排與定位,有人說:「消除懷習慣的最佳方法是用一個好習慣去取代它」,對欲望亦是如此,要消除一個讓人耽溺的卑下欲望的最可行的方法是用一個更高雅的欲望去取代它。
但如果真的努力去化解,還是沒有辦法克制某些欲望,那莊子建議不如就「順其自然」,因為一再勉強自己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只會因挫敗而更加厭惡、鄙視自己。但這不是說就放任自己去追求、飽饜各種欲望,而是有很多欲望,你越抗拒、越禁止它,它就會變得越有誘惑力,譬如有人對你說:「在接下來的一個鐘頭裡,你什麼都可以想,但就是不准想起蛋糕。」你也許已經有好幾個月都沒有想過蛋糕,但一聽到這種禁令,就會有各種蛋糕開始試圖闖進你的腦海,而且揮之不去,結果,在接下來的一個鐘頭裡,你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蛋糕,還興起想吃蛋糕的強烈欲望。
對多數人來說,越是被禁止、越想要抗拒的欲望,就越具有吸引力,越讓人念念不忘,結果經常是適得其反。因此,不如用平常心看待它們、接納它們,當你接納它們後,覺得也不過是如此,不再那麼迷人,反而能讓你重新思考要和它們維持什麼樣的關係。就好像蘇東坡在一首詩裡所說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傳說中的奇山異水令人嚮往,你越去不了就越覺得遺憾,等到終於去了、如願以償了,覺得也不過如此,於是你就擺脫了它們的魔咒。
有些欲望,你一味地逃避、壓抑是沒有用的,反而是面對它、重新定位它、接納它,你才能放下它。
原文
①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輕利。」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吾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吾壽類矣。」(讓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