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認清實際的需要 2
我們的欲望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自然欲望,像飲食、性、睡眠、保暖、親情、愛情、友情、探索等需求,它們都出於自然,也是生物本能;一是文明或非自然欲望,像追求財富、名聲、地位、知識、權勢、購物等,則是人類文明化後的產物,它們其實都是「非必要」的,但現代人對它們的渴盼和追求卻反而更加殷切。對自然欲望,莊子建議我們適可而止;而對非必要的文明欲望,則認為實在是「不必要」,因為:
榮貴、富有、尊顯、威勢、聲名、利祿六項,是擾亂意志的。姿容、舉動、美色、辭理、氣息、情意六項,是束縛心靈的。①
這些會擾亂意志、束縛心靈的大多屬於非自然的文明欲望,它們通常只是滿足我們更基本的自然欲望的工具或替代品而已,譬如擁有金錢,可以讓人更方便於食色等自然欲望的滿足;而缺乏愛情與親情的人,則會轉而去追求知識或權勢以獲得替代性的滿足。但在人類文明化的過程中,卻有越來越多人把這些非自然的欲望當做人生追求的目標,它們不像自然欲望容易得到滿足,反而像個無底洞般永遠填不滿,因為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也不會有真正的滿足,你很快就又會感到空虛,而去追求更多的財富、名聲、權勢等,結果讓心靈受到更進一步的擾亂與束縛。
常見於現代社會的「病態購物狂」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為了保暖、蔽體等需要,我們必須穿衣服,但從功能來看,不管是內衣或外套、夏服或冬裝,我們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會超過十五套,但多數人衣櫃裡的衣服卻遠遠超過這個數目,有的甚至買來就掛在那裡,連穿都沒穿過。
很多人並非為了「需要」,而是為了「擁有」去購買衣服,有的甚至一買再買,不買不快,達到瘋狂的程度,但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病態」,是為了補償某種更深沉欲望(譬如愛欲)受挫而產生的非理性行為。擁有某些時髦的東西,固然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因為它們不是真正的「需要」,所以很快就又會感到空虛,讓人悶悶不樂;於是就又去買更多更時髦、更高貴的東西,希望讓自己能更快樂一點,但這其實是一種惡性循環──因欲望誤入歧途而掉進一個讓人越陷越深的泥沼。
要跳出這個泥沼,就必須認清你所熱切追求的各種物質或財富、名聲、地位、知識等,其實都是不必要的欲望,它們只是滿足更基本的自然欲望的工具或替代品,如果你衣食無憂、夫妻恩愛、家庭和諧、與人關係熱絡、喜歡大自然,那又何必退而求其次,去追求次要的財富、名聲、地位、知識呢?而為了追求財富、名聲、地位、知識,卻犧牲掉親情、愛情、友情與健康,則更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的愚昧表現。
原文
①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