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727 破而後立:跳脫僵化功能的創意

瀏覽次數: 8

第三篇 培養深廣的見識 7

  要想「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除了眼界外,創意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說眼界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機會,那麼創意則讓我們開發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莊子不只學識淵博,更是一個很有創意的人。〈逍遙遊〉裡提到,惠子有一天向莊子抱怨,說魏王送他大葫蘆的種子,他栽種後長出一個可容五石的大葫蘆,但用來裝水卻不夠堅硬,剖開來做瓢又太大了,沒地方放,因為覺得它派不上用場,所以乾脆將它砸爛了。莊子聽了,笑道:「你實在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於是對惠子提起那個「不龜手藥方」的故事(見前篇),然後說:

  你有五石容積的大葫蘆,為什麼不用它來製成腰舟,浮游於江湖之上?卻擔憂它太大而無處可容呢?看來你還是茅塞不通啊!①

  莊子說惠子「茅塞不通」,意思是他的大腦和心靈被葫蘆的「固著性功能」塞住了。對於什麼東西可以有什麼用途,我們通常會有一些約定俗成、僵化的看法,譬如葫蘆就是用來裝東西的,這叫做「固著性功能」。因為惠子的大腦和心靈被這種僵化觀念綁架了,所以看不出新的可能性。但莊子告訴我們,功能是人想出來的,一件東西有沒有什麼功能主要是觀點的問題:

  依照事物的功用來看,順著萬物有的一面去看而認為它有,那就沒有一物不具有這樣的功能;順著萬物沒有的一面去看而認為它沒有,那麼每種東西就都沒有這樣的功能了。②  

  莊子建議惠子用大葫蘆「製成腰舟,浮游於江湖之上」,就是跳脫葫蘆原先的「固著性功能」,為它找到了新用途。專研創意思考的心理學家狄伯諾說:「創造力是打破既有的型態,用不同的方式來觀照事物。」從這個角度來看,莊子的確很有創意。其實,不只對東西的可能用途,莊子對大小、貴賤、得失、知識,乃至人生、宇宙的觀點也都很有創意。為什麼有些人特別能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而有些人卻想破頭也想不出什麼呢?除了閱歷外,想像力與勇氣似乎更具關鍵性。就像愛因斯所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知識有限,想像力環繞全世界。」想像力可以釋放我們我們被拘禁的各種可能性;但空想無益,還必須有將想像公諸於世、付諸實現的勇氣。我們生活在各種定義、各種分類、各種秩序之中,但只有創新者知道,所有的定義、所有的分類、所有的秩序,都等待被打破。只有勇於打破既定的模式,你才能找到新的可能性。

  莊子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想像力,而又勇於帶頭打破各種定義、分類和秩序的先覺者;《莊子》一書正是集其想像力與勇氣的創新之作。只有先「破」,然後才能「立」,如果你想「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為自己的人生、甚至整個社會開創新局,那你就必須勇於打破各種僵化的觀念、秩序,同時發揮你的想像力,看出新的可能性。

原文

①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澤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逍遙遊)

②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秋水)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