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4/08/△41.jpg)
第三篇 培養深廣的見識 6
知識雖然能開拓我們眼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知識也可能侷限我們的眼界、阻礙對問題的解決,其間的分野端視你怎麼看待你擁有的知識和如何運用它們而定。而這也正是莊子並未賦予知識崇高地位,進而懷疑知識、勸人放棄知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瞎子,我們無法同他們共賞紋彩的美觀;對於聾子,我們無法同他們共聆鐘鼓的樂聲。離形去知:超越知識的侷限性
難道只是形骸有聾與瞎嗎?心智也有聾和瞎啊!①
知識是心智的產物,表面上看起來,莊子似乎在說沒有知識是「心智上的聾和瞎」,但其實,擁有知識依然是「心智上的聾和瞎」,因為每個人擁有的都只是片面、瑣碎的知識,對事物的理解跟「盲人摸象」其實差不了多少,如果無法認清這點,那就會侷限你的心靈眼界,成了你在解決問題時的盲點和阻力。一個有名的例子是戶外電梯的發明:一九五○年代,加州聖地牙哥的科特大飯店因生意興隆,狹小老舊的室內電梯已不敷使用,老闆找來一流的建築師和工程師,討論如何擴建電梯。建築師和工程師討論了一個下午,提出建議:為了安裝更多室內電梯,飯店必須歇業半年,以便在每個樓層打洞,並在地下室安裝新馬達。老闆對這個建議大感為難,當雙方在飯店大廳議論紛紛時,一個在旁邊拖地板的服務生忍不住插嘴說:「可不可以將電梯建在戶外呢?」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在戶外新增電梯,不僅施工較容易、花費較少,而且飯店還可以繼續營業。
全世界第一部戶外電梯的點子就是這樣來的。為什麼那群工程師、建築師反而沒想到這個點子呢?因為他們的腦中裝滿了如何建造戶內電梯的繁瑣知識,讓他們成了「心靈上的瞎子」,而「沒有知識」的拖地板服務生「無遮無礙」,反而看到了更基本的問題所在。所以莊子勸我們在必要的時候,最好「忘掉」辛苦學來的知識:
遺忘自己的肢體,拋開自己的聰明,離棄本體、忘掉知識,與大道融為一體,這就叫「坐忘」。②
自然界有一個奇妙的現象,那就是大黃蜂的飛行:所有會飛的動物都體態輕盈、翅膀寬大,但大黃蜂的身軀十分笨重、而翅膀又出奇的短小,就生物學而言,大黃蜂是不可能飛得起來的;而大黃蜂身體與翅膀的比例設計,從物理學的流體力學來看,同樣是沒有飛行的可能。但大黃蜂不僅會飛,而且還飛得很好。為什麼呢?哲學家說:「因為大黃蜂不懂生物學和物理學,不知道牠們『不可能』飛,所以牠們能飛。」所謂知識的侷限與束縛正是此意。很多東西都是你「不知道」,你就不會受到它的「限制」;知道得越多,受到的束縛可能也越多。每一種知識在提供我們一種見解時,同時也塞給我們一個框框。
所以,莊子所說的「去知」,並不是要我們鄙視知識、放棄對知識的追求,而是勸我們在認真追求到知識後,不可受到它們的束縛,要拋棄、忘掉各種知識的框框,這樣才能超越它們的侷限性,讓知識發揮最大的功能。
原文
①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遙遊)
②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大宗師)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