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721 開拓眼界:讓才情得到最大的發揮

瀏覽次數: 46

第三篇 培養深廣的見識 1

  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很多人卻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或者大材小用,無法充分發揮所長;甚至毫無施展餘地,連可以用在哪裡都不知道。這除了機遇與時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個人的眼界。關於眼界,〈逍遙遊〉裡有個故事說:

  宋國有個人善於調製能讓手不會龜裂的藥物,其家族世世代代都靠這種藥而在河裡漂洗絲絮為業。有個來到該地的遊客聽到了這件事,說願意出百金的高價購買他的藥方。他於是聚集族人商量:「我們家世世代代在河水裡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以賣得百金。就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在得到藥方後,便到吳國去遊說吳王,正巧越國來侵犯,吳王於是派他統率部隊,給士兵擦這種藥,在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結果大敗越軍,吳王因而劃割土地封賞他。說完故事,莊子下了評語:

  同樣一個讓手不會龜裂的藥方,有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就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呀!①

  為什麼那位遠地來的遊客知道這個藥方能用在不同的地方呢?關鍵就在於眼界,而眼界主要來自個人的閱歷。世代以漂洗絲絮為業的那戶人家,族人可能終生都沒有離開過家鄉,見識有限、目光短淺,雖然擁有神奇的藥方,除了漂洗絲絮時免於讓手腳龜裂外,根本不知道還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但路經該地的遊客一發現這個藥方,立刻認為奇貨可居,因為走遍大江南北、見多識廣的他知道若用它來保護士兵的手腳以贏得戰爭,那一定是莫大的功勞;而經常和越國打水戰的吳國就是他的機會所在,於是他去遊說吳國國王,讓這個藥方發揮最大的功效,而他也得到最豐厚的報酬。

  要想讓你的才情獲得最大的發揮與效益,你必須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以對的方式表現給對的人看。但你怎麼知道最恰當的「時、地、人、事」是什麼?那要看你擁有多少資訊而定;而資訊的多寡來自個人閱歷,每個人的閱歷都不同:  

  井裡的青蛙,不可能跟它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談論冰凍,是因為受到生活時間的限制;鄉下的書生,不可能跟他談論大道,是因為受到教養的束縛。② 

  閱歷豐富,見多自然識廣,讓你有比別人更寬廣的眼界,看到更多的機會。但人生不過數十寒暑,嚴格說來,每個人的閱歷都相當有限,幸好閱歷並不限於個人的經驗,還包括吸收別人的經驗,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多接觸、吸收五湖四海、各色人等的經驗,正可以擴充自己的耳目。

  但更便捷的方式也許是透過閱聽媒體,從古今中外名人的自傳、札記,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介紹,歷史典故、社會分析、商戰實錄等書籍、錄影帶中,我們可以吸收、尋找到各種我們需要的資訊,大大開拓我們的心靈視野,知道什麼東西要找什麼人、用在什麼地方最能發揮它的功效,這也正是古人所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

  眼界越寬闊,我們擁有的資訊越多,看到的可能性越多,就能讓才情得到更大的發揮,人生也因此變得更豐富。

原文

①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逍遙遊)

②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秋水)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