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117
●禪是一種心理治療 1
一個離婚的婦人獨坐窗前,看著外面的綿綿細雨,喃喃自語:「都是他!害我如此悲傷。連老天爺都在為我垂淚。」
有一位居士和道膺禪師論道,外面忽然下起雨來。
居士問:「雨從哪裡來?」
道膺答:「從你問的地方來。」
居士一聽,為之歡喜讚嘆。
所謂「從你問的地方來」,就是從你的心中來。如果你沒有意識、沒有心,那你怎麼知道現在外面正下著雨呢?
離婚婦人的悲傷從哪裡來?不是從離棄她的男人那裡來,而是從她的心上來。如果她的心不去想,哪來的悲傷?又怎麼會看到下雨就更加深自己的悲傷?
禪在撫慰和治療人間悲痛時,同樣是直指本心,不假外求,從當事者的心著手。
盤珪是日本的一位禪師。有人請教他:「弟子脾氣暴躁,難以遏制。究竟該怎樣對症下藥呢?」
盤珪說:「顯現你的壞脾氣,讓我看看那是什麼?」
和尚說:「我現在沒辦法給你看。」
盤珪說:「那你什麼時候可以給我看?」
和尚說:「它來的時候不可預期。」
盤珪說:「可見壞睥氣並不是你真正的心性,否則你應該隨時可以將它顯示出來。這個壞脾氣,在你出生時不曾擁有,也不是父母給你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為什麼無法在禪師面前顯現壞脾氣?因為壞脾氣是在某些特殊情境的誘引下,動心起念的結果,它既非天生,亦非固定存在、一成不變的,換句話說,並不是他「真正的心性」。
連壞脾氣都如此,那婦人的悲傷就更不用說了。既然不是天生,也不是固定的,那就表示是暫時的、可以改變的。這是盤珪禪師要和尚去體會的,也是想尋求治療的病人應該有的第一個認識。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的各種思慮和情緒,都是內變,就是重新去「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