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對立超越 7
大象和螞蟻,到底誰比較大?這沒什麼好爭論的。但大象和螞蟻,到底誰比較有智慧?這就有得爭了。
有一天,溈山和仰山師徒一起去開墾田地。
溈山說:「你看,這一塊田,這邊高,那邊低。」
仰山說:「不對,是這邊低,那邊高。」
溈山說:「你不信的話,就站到中間來看,一看便知哪邊高哪邊低。」
地,哪邊高哪邊低,就像大象和螞蟻哪個大哪個小,有什麼好爭論的?兩師徒的鬥嘴,其實不是在爭辯地是否有高有低,而是要跳出高低的差別觀,還有對它們的主觀判斷。
螞蟻看起來當然是比大象小,但螞蟻如果長得跟大象一樣大,那我們可能就會對螞蟻有不同的想法,轉而認為螞蟻比大象「有智慧」,最少比我們原先所認定的「更有智慧」。
雖然大小、高低等,有所謂的客觀標準,但我們對它們的評價──優劣、貴賤等,用的卻是一種主觀判斷。這種判斷經常是虛妄的,受到很多偏頗觀念的左右。
仰山說:「不要站在中間,也不要只看兩邊。」
溈山說:「那就拿水來測一測。」
仰山說:「水也說不得準,水在高處是平的,在低處也是平的。」
「不應立中間,更莫住兩頭」,仰山先指出我們不能只憑兩三個項目,就做出優劣、貴賤的評價,而所謂「水在高處是平的,在低處也是平的」,更表示我們的心應該像水,對高和低的評價「都是平的」。
惟清禪師有一首禪詩,中有兩句「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荷花的葉是圓的,菱角的葉是尖的,平靜的水面沒有差別地負載著它們,何必去思索或爭論「到底是圓的好還是尖的好」呢?
高有高的好,低有低的妙;有錢有有錢的快樂,貧窮有貧窮的快樂,螞蟻有螞蟻的智慧,大象有大象的智慧。何必因高低、貧富、大小之不同,而產生另一種分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