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3
●禪是一種對立超越 6
得此失彼,失此得彼;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不得不失。
有人問:「二龍搶珠,誰是得者?」
上泉禪師答:「我得。」
趙州禪師答:「老僧只管看。」
你想得,別人當然也想得;得者風光,失者頹喪。你爭我奪的結果,就是有人得,有人失。兩位禪師的回答,固然是要避開得失差別觀的圈套,但其實也是勸人以另一種觀點來看得失的問題。
你爭我奪,得到的可能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別人;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而「老僧只管看」,也不是像看籃球賽般,心情隨之七上八下,而是要別具慧眼。
有弟子問:「二龍搶珠,誰是得者?」
省念禪師答:「得到的會失去。」
又問:「那得不到的又如何?」
省念反問:「珠在哪裡?」
要如何看得失呢?首先要拉長時間來看。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垮了。得到的最終必將失去,而失去的卻有一天可能得到。只要時間拉得夠長,你就會發現,「沒有得失,只有變化」。
其次,要將得失合起來看。有得就有失,有人得到了財富,卻失去了健康;有人失去了勝利,卻贏得了友誼。有時候,得反而是失;有時候,失反而是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道英禪師上堂說法:
「終不樁定一處,亦不繫索兩頭;無是無不是,無非無不非;得亦無所得,失亦無所失。」
在得到或贏的時候,就好好珍惜;在失去或輸的時候,就把它當成是在享受變化。曠達一些,就能輕鬆一些、愉快一些,這才是最實際的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