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是一種心靈解放 12
「心中無一物」是解脫;「心中只一物」也是解脫,讓你免於其他無謂訊息的干擾。
誌公和尚是南北朝時的高僧,梁武帝曾向他學習佛法。
梁武帝雖然喜歡禮佛,但誌公覺得他還是俗念過重,為了想堅定皇帝的求道之心,有一天在說法時,就請梁武帝從監牢裡找出二十名被判死刑的囚犯,列隊站在庭院裡,然後發給囚犯每人一滿杯的水,要他們頂在頭上。
誌公說:「你們就這樣繞著庭院而行,如果走完一圈後,杯子裡的水沒有溢出來,我就請皇上赦免你們的死罪。」
「赦免死罪」,就好比從人生的各種災厄、苦難中解脫出來。但誌公和尚提供的方法有點怪異,好像在考驗囚犯們的專心和毅力。
當囚犯們頂著水杯慢慢走動時,誌公和尚要樂隊在旁邊奏樂,藉以緩和緊張的氣氛。
過了很久,囚犯們總算走完一圈,他們頭上杯子裡的水都奇蹟般沒有溢出來。
誌公問他們:「你們剛剛聽到音樂聲了嗎?」
囚犯彷彿從夢中醒來般,各各都說:「沒有。」
誌公和尚於是對梁武帝說:「這些囚犯因為非常渴望能免去死罪,所以心裡頭只有頭頂上的那杯水,對音樂聲根本充耳不聞。陛下在平日也應該有這種專心向道的意志,不要等到危急的時候再臨時抱佛腳。」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的意識專注於某一個特殊對象時,他就會進入類似自我催眠的意識轉變狀態中,大腦對感官輸入的不相干刺激不再起覺知作用,有的聽而不聞,有的視而不見,有的刺而不痛。這些囚犯對身旁樂隊的音樂聲「充耳不聞」,顯然就是這種情況。
但誌公以此來開示梁武帝應該「專心向道」,跟我們說的「心靈解放」有什麼關係?請問向道是不是想求得解脫?而能夠不受身邊樂隊製造的噪音或糜糜之音干擾,是不是一種解脫?所以,「專心」也是讓人得到「解脫」的好方法。
不然你以為「解脫」是什麼?能滋意地胡作非為而毫無罣礙嗎?唉,請你先從這個狹隘的觀念「解脫」出來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