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417 命運與道德:雞兔同籠的美夢與僵局(故事篇)

瀏覽次數: 3

故事九五 飛雲渡

  飛雲渡的風浪險惡,經常發生船翻人亡的意外。

  有一位少年某甲,為人放縱不羈,曾以自己的生辰求教某位算命先生,想問一生的貧富壽夭。想不到算命先生在推算後,竟說:「你的壽命不會超過三十歲。」某甲不相信,改向其他的算命先生求教,但答案都一樣。後來,某甲不得不認為自己可能真的會不久於人世,於是他不娶妻,也不事生產,而以仗義疏財,助人為志。

  有一天,他正在飛雲渡等船,看到一個丫鬟模樣的少女在岸邊徘徊,神情悲戚,好似準備投水自盡。某甲連忙上前阻止她,問她為何想輕生?少女說:「我是某戶人家的婢女,因為主人家有喜事,向親戚借用了一對珠子耳環,價值三十幾兩銀子。今天,主人要我將它送還親戚,想不到竟在途中遺失,我不敢回去,只能以死來求得解脫。」某甲說:「我剛好撿到一對珠子耳環,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妳遺失的?」他詳細詢問少女珠子的顆數及特徵,果然完全吻合,於是他陪同少女回到主人家,說明經過。主人感謝他,想送他禮物,但某甲堅拒不受。

  後來,主人責怪那位婢女辦事不力,而將她嫁給一個剃頭郎,婚後就住在飛雲渡附近。一年後,某甲和二十八個人同行,正準備過渡,突然看到一個婦人對他打恭作揖,仔細一瞧,原來是去年遺失耳環的婢女。已成剃頭婦的她堅持請某甲到她家去,並將蒙他救助的經過告訴丈夫,而且留他下來吃午飯。

  結果,同行的二十八人先上船,不久,河上風濤大作,所有的人都葬身魚腹,只有某甲倖免於難。大家都說這是因為某甲救了婢女一命,老天有眼,也就救他一命以為回報。後來,某甲活到高壽才辭世。(南村輟耕錄;明.陶宗儀)

故事九六 相齒貴

  康熙年間,有一位賈某精於風鑑相人之術,屢言屢中。京官孫某想要試試他的道行,邀集了幾位同僚,每人都挑選一位僕人,讓僕人改穿華麗的衣服,坐在上位;而官員們則反而換上僕人的衣服,站在階下。

  當賈某受邀前來時,一進大廳,瞇眼瞧一瞧坐在上位的僕人,就笑著說:「哪裡能夠婢女學夫人,做出這種越份的事呢?」他反而走向台階下,對扮成僕人的官員一一作揖。但在走到孫某面前時,賈某卻略過不揖。孫某於是笑著說:「你對其他官員都能明察秋毫,但為什麼獨獨對我失去慧眼呢?」

  賈某這時才吃驚地作揖說:「大人您的骨格,老實說並無可取之處,但牙齒卻有貴相。不是我評鑑有誤,而是因為方才您掀髯說話,我才看見您的牙齒。」孫某聽了,心裡更加不悅,就拂衣而起,進入內堂。

  他母親問他何事生氣,孫某遂將賈某的一番話說出。母親聽了,說:「這也真奇怪!當年我要生你時不太順利,拖了相當長的時間,在矇矓之間,聽到空中有人說:『這一家有善行,應該生一個好的兒子,可惜骸骨已經成形,如今只能補給他一些尊貴的牙齒。』當時,我以為是自己精神恍惚所致,都不曾向人提起這件事。現在這位相士居然說你的牙齒有貴相,那他真是一位能人異士。」孫某這時才對賈某的相術衷心折服,於是又和顏悅色地出來謝謝他。

  原來孫某早年家境貧寒,他父親在外地當塾師,某年歲末,帶著一年辛勤所得的束脩十餘兩銀子回家,途中看到一名婦人抱著小孩在河邊哭泣。孫父問她原因,婦人說丈夫出外不歸,家裡貧窮過不了年,所以想投河自盡。孫父聽後,動了惻隱之心,遂將囊中所有的銀子都送給那位婦人。結果善有善報,生了個牙齒有貴相的兒子。(秋燈叢話;清.王椷)

故事九七 地師得夢

  六合地方有一位某乙,曾當過縣官,後來去世了。某乙的兒子延請名地理師仰思忠尋找好風水,仰某四處勘察,終於找到一塊吉地,正想點穴時,忽然下起傾盆大雨,他只好匆匆下山,想等翌日放晴再行前往。

  當晚,仰某作了一個夢,夢見一位老人來問他:「你今日找到的那塊地好嗎?」仰某回答說:「是塊難得的吉地。」老人聽了,又說:「這塊地千萬不能給某乙。因為他生前擔任考官時,曾收賄賣了三名舉人,理當受陰間的報應。如果讓他葬在這個佳穴,使子孫獲得榮顯,這不符天意!」

  仰某醒來,覺得奇怪,於是第二天即先去拜訪六合縣令林克正,向他打聽某乙生前為官的風評。林縣令說:「聽說他在擔任考官時,曾大通關節,收了很多賄賂,大家對他的評語不是很好。」仰某聽了,心生警惕,於是就藉故向某乙的兒子推掉了接風水的工作,而離開六合。

  兩三年後,仰某遇到六合鄉人,他好奇地打聽某乙是否已安葬?鄉人說:「某乙的家人因為和地方土豪爭墳地而被對方打死,官司纏訟不休,家業凋落,某乙到現在還未入土。」(池上草堂筆記;清.梁恭辰)

故事九八 旁觀因果

  常州的馬士麟秀才,說他小時候跟隨父親在北樓讀書。樓上的窗戶正對著賣蘭叟王某的露台。某日凌晨,天色微明,他站在窗邊,看見王某在露台上澆完蘭花,正準備下去時,有一個擔糞者卻擔著兩桶糞想要上來,大概是想給王某澆花。但王某臉上露出不悅之色,加以拒絕;而擔糞者則執意要上去,兩個人在台坡上推擠。因為剛下過雨,台滑坡陡,擔糞者被王某用手一推,竟失足跌落台下。王某連忙過去攙扶,只見兩個糞桶壓在擔糞者的胸膛,兩腳伸直,已經一命嗚呼。

  王某見狀大驚,但卻默不作聲,悄悄打開後門,拉著擔糞者的雙腳,將他拖到河邊,再將兩個糞桶放在屍體旁,然後回家關上門,若無其事地睡覺。

  馬士麟當時雖然年幼,但已知人命關天,不能隨便說話,遂也悄悄關上窗戶。不久,天色大亮,聽到外面人聲吵雜,大家紛傳河邊死了一個人。到了中午,武進縣的知縣鳴鑼抵達現場,仵作驗屍說是查無傷痕,斷定是挑糞著自己失足跌死。知縣詢問鄰人,大家都回答說:「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知縣命人收屍,貼出告示要人來認屍領回。

  九年後,馬士麟二十一歲,入學成了生員,因為父親亡故,家裡貧窮,於是又回到幼年讀書的北樓開館授徒。有一天,他起得早,打開窗戶遠眺,看到前面的巷子裡有人挑著兩個桶子緩緩而來,他仔細一瞧,竟是九年前死去的擔糞者。他心中大驚,以為是要來找王某報仇的,但擔糞者在走過王某的家門時卻不停留,仍繼續向前走了幾十步,進入一戶李姓人家中。

  這戶李姓人家頗為富有,其住家樓閣和馬士麟所住的北樓亦遙遙相望。馬某心中生疑,下樓尾隨擔糞者的行蹤,走到李家門口,只見李家的蒼頭正踉蹌而出,看到馬士麟,就說:「我家夫人就要分娩了,我要趕快去叫收生婆來!」

  馬某問他:「有沒有看到一個挑桶的人進入?」蒼頭答說:「我沒看見。」話還沒說完,門裡又走出一個女婢,對蒼頭說:「不必叫收生婆了,夫人已經生下一名官人。」馬某這時才曉得擔糞者是到李家投胎,而不是來找王某報仇的,但他心裡暗自奇怪:擔糞者是如何修得這等福分,而能轉生於富豪之家?馬某以後即時常留意李家這位兒子的言行舉止。

  又過了七年,李家這個兒子已逐漸長大,平日不喜歡讀書,卻愛養禽鳥。而那位養蘭花的王某此時雖已八十餘歲,仍一身硬朗,愛蘭之性更是老而彌堅。

  有一天,馬士麟又起個大早,站在窗前眺望。他看見王某走上露台澆灌他心愛的蘭花,而李家的兒子則在自家樓上放鴿子。有十幾隻鴿子突然飛集在王某花台的欄杆上,李氏兒擔心鴿子飛得太遠,發聲呼喚,但鴿子卻動都不動,於是他拿起一塊石頭朝花台欄杆丟了過去,結果誤中王某,王某一驚,失足跌倒在花台下,經過許久都沒有爬起來。馬士麟在窗口細瞧,發現他已兩腿伸直,一命嗚呼了。

  李家兒子見狀大驚,但卻默不作聲,悄悄關上窗戶下樓去。不久,天色大亮,王某的子孫到露台上來找王某,見他已氣絕身亡,料想是失足跌死,於是悲傷地將他入殮。(子不語;清.袁枚)

故事九九 堵蜂窩

  芝里人朱某,平日最討厭蜂窩和蜂室,如果看到有蜜蜂飛進家裡樑柱的小洞中,一定要拿東西將它堵死。即使在很高的地方,也要登梯去塞;連在別人家裡看到蜂室,也照堵不誤。

  後來他連生兩個兒子,肛門都閉塞不通,有人教他將秤尾燒紅,插入兒子的屁股中,結果兩個兒子都因此而一命嗚呼,而他也就斷了子嗣。他去請問紫姑神,紫姑神透過扶乩之手,降筆批說:「這是堵塞蜂室的報應。」(見聞紀訓;明.陳良謨)

故事一○○ 雷擊人

  嘉靖四十年,餘杭縣有李氏婦人和陳姓少女一起在溪邊共用一個盆子洗綿紗,忽然霹靂一聲雷響,擊斃了李婦,但陳女卻被移開兩三丈,她醒來後說,好像看到一個神人將她提起來丟到一邊。

  李婦的家人覺得奇怪,想要知道個中原因,而在第二天就請乩童問神,看看她到底犯了什麼罪?雷神降乩說:「這個婦人初世當和尚,好色貪杯;再世罰做娼妓,但又謀騙一位柳性客人錢財;三世為人,卻又不敬父母。」李婦的丈夫說:「但她今世在我家,卻沒有什麼罪過。」雷神大怒,又降乩說:「怎麼說無罪?她用大秤小斗矇騙客人!」李某聽了大為驚懼,立刻回家折斷大秤、剖開小斗,哀求悔過。(留青日札;明.田藝蘅)

故事一○一 方孝孺滅族慘禍

  據說方孝孺家的祖墳有妖象。某年,方父帶領家人修整墳墓時,發現墓中有一個大蛇窟,蛇族生聚極繁,數千條蟒蛇錯綜盤繞在陰森深邃的洞窟裡,腥穢之氣,讓人一聞就想吐。大家商議不如先堵住洞口,回去準備薪柴鍋鼎等工具,再用火攻之,好一舉殲滅蛇族。

  當天晚上,方父夢見一個黑衣老婦前來對他揖拜,並懇求說:「我輩對您並無損害,而您現在卻要殲滅我等,希望您能高抬貴手,放我們一條生路,日後一定會報答您的恩德。否則,我們也能報仇雪恨。」方父問:「妳要怎麼報仇雪恨?」老婦人說:「您能滅我全族,我也能滅您全族。現在我帶領全族人來懇求您,希望您三思。」方父看看老婦人的身後,果然跟著無數男女。但他並未答應老婦人的要求。

  第二天,他將夢境告訴家人,而且說:「這些妖蟒竟然如此囂張,我一定要除掉牠們!」於是率領家人到蛇窟處,燃薪放火焚燒。見有從洞中逃竄者,亦四處搜捕,趕盡殺絕。當天晚上,大家聽到山中傳來淒厲的哭聲。

  不久,方孝孺出生。長大後,果然因靖難而遭誅十族的慘禍,大家都說這是他父親殲滅蛇族的報應。(野記;明.祝允明)

故事一○二 盜亦有數

  袞郡有一位張某精於術數,有所占卜,都能神奇地應驗。有一次,他向某友人借錢,友人推說囊空如洗,無錢可借。張某笑說:「昨晚不是有某某送給你多少銀子嗎?你叫婢女爬上梯子,將銀子藏在閣樓上,還乘機把玩她的纖足。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友人聽了大驚,只好如數借他銀子。

  張某拿了銀子回家後,深夜聽到屋瓦上有腳步聲,知道是盜賊光顧,遂在屋下大呼說:「各位光臨寒舍,使蓬摹生輝,請你們下來吧!」盜賊們大驚,連忙想走避,張某又大呼說:「你們如果不下來,休怪我唐突!」話一說完,盜賊就好像有人拉他們下來般紛紛墜地。他們看見張某,連忙嗑頭說:「我們一向敬畏您的神明,哪裡敢來冒犯?只是想從您家屋上借道而已!」張某說:「你們放心,我是想送你們東西。」於是拿出向友人所借的銀子,上面已寫妥諸盜匪的名字。諸盜匪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張某說:「沒關係,這是天數,你們不可違逆,」於是諸盜匪才接下銀子,拜謝而去。(秋燈叢話;清.王椷)

故事一○三 僕人代勞

  有一位地理師,擅長替人找好風水,大家都爭相延聘。有一次,他為某丙的亡父找了一塊吉地,在營葬之日,剛剛挖好墓穴,地理師卻要孝子先對著墓穴小便,然後再下棺。

  某丙見墳旁圍著許多人,眾目睽睽,他害羞不肯照辦,轉而要僕人替他代勞(小便)。地理師見狀,只是在一邊嘆息。

  後來,某丙家裡果然世代都有科第,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家中婦女都和僕人私通,沒有一個貞潔之婦。(蟲鳴漫錄;清.採蘅子)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