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409 消長生剋:陰陽五行與神秘代數學 (故事篇)

瀏覽次數: 8

故事四八 監生巧遇

  太祖有一次微服私行,在鬧市裡看到國子監某監生(即太學生)正要進入一間酒坊。太祖拱手問他:「先生也到酒店裡飲酒嗎?」監生回答說:「我客居京城,無人炊食,是到這裡吃飯的。」太祖於是和他一起進入那間酒坊。

  當時酒坊裡的桌椅都已坐滿了客人,只有供奉土地神的一張桌子是空的。太祖將土地神請到地上,說:「神明啊,您的坐位就姑且讓我們坐坐吧!」說著就和監生面對面坐了下來。太祖問監生的籍貫,監生答:「我是四川重慶府人士。」太祖聽了,就做了一個對子:「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監生不假思索地應聲說:「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太祖很高興,遂又指著几案上的一塊小木頭,請監生賦詩。監生於是借詩言志地吟道:「寸木元從斧創成,每於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間治不平。」太祖聽了,心裡非常激賞。在酒足飯飽後,他還特地為監生付了酒錢才相別而去。但自始至終,監生都不知道坐在他對面的就是當今皇帝。

  第二天,監生忽然接到命令,要他上朝進謁皇帝。他不知所以,有點茫然失措。等到見了面,太祖才笑著對他說:「秀才你還記得昨天和天子對席而飲的事嗎?」監生嚇得連忙叩頭謝罪。但太祖卻問他:「你想登上台端,一展抱負嗎?」於是任他為按察使,到各地去考察不平之事。(剪勝野聞;明.徐禎卿)

故事四九 夫壽可以妻延

  袁尚寶的相術非常靈驗,在他的墓誌銘及傳記裡都記載甚詳。但有一件事,大家可能沒聽過。俗諺說:「父命推其子祿,夫壽可以妻延。」永樂年間,順天府府尹王驥罹患傷寒,請袁尚寶去探視。袁某看他神色俱變,似已凶多吉少,於是說想求見王夫人。但在看了王夫人的相貌後,袁某卻高興地說:「大人的病雖然很嚴重,但無妨大局,因為夫人您有的乃是一品命婦的相貌。」

  不久,王某的病果然好了。後來,他即因征麓川有功,而被封為靖遠侯,他妻子也成了一品夫人,應了袁某的說法。所謂「夫壽可以妻延」,誠然不謬。(閒中今古錄摘抄;明.黃溥)

故事五○ 高塔的玄機

  襄陽城東南方有一座筆架山,山高數百尺,峰巒層疊曲折,天然奇秀,乃是全郡人文氣勢的鍾祥寶地。在明朝時更是興旺,不少人榮登金榜,每代都有高官厚祿者。但這些人的子弟卻經常仗勢欺人,不守法理,地方官吏畏其淫威,對他們也莫可奈何。

  嘉靖年間,襄陽的郡守某公,因厭惡這些世家子弟的胡作非為,想釜底抽薪,破壞當地的好風水。他向當地的仕紳們建議說:「筆架山的形勢固然不錯,但襄陽城的北邊是河川平原,地勢平坦,整體說來,文星還是低陷,如果能在筆架山的峰頂建一座高塔,成文筆插天之勢,那麼貴地的功名一定能更加顯耀。」鄉人素知郡守精於堪輿之術,都覺得他說得有理,於是照他的建議在筆架山頂建了一座高塔。

  但自從高塔落成後,襄陽全郡就再也沒有人金榜題名,而且歷經大清一百多年,科名依舊不振。直到乾隆年間,有一位地理師尋龍審脈,才發現高塔就壓在龍頭上。筆架山失去了權勢,而整個的文秀之氣也隨之壓鬱不宣。地理師將個中玄機告訴地方仕紳,仕紳們覺得茲事體大,遂向官府投訴,於是由官府下令拆掉峰頂的高塔。

  在拆塔時,發現塔內藏有數十個木刻人像,每個都做士子打扮,隨身帶著文房四寶,就好像要入闈場考試般;但這些木頭人不是瞎眼就是跛腳,有的還戴著腳繚手銬,沒有一個是完善健全的。大家這時才曉得中了前明郡守某公的魅魘巫術,於是憤恨地將它們投到火堆裡,付之一炬。

  到了乾隆庚辰年開恩科,宜城的龔國榜才由鄉薦而一路聯捷,榮登進士金榜。隨後,又出現了一些後起之秀,襄陽全郡的功名才慢慢恢復舊觀。(秋燈叢話;清.王椷)

故事五一 日月合壁,五星聯珠

  咸豐十一年八月丁巳朔日,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當天清晨卯時,日、月與木、火、土、水四星同聚於張宿中,太白金星雖在軫宿,但和日月及水、土二星相距不滿三十度,仍然可稱之為「合」。特別難得的是五星都順行,沒有遲留退逆的瑕疵,而且都是在清晨可見,並無伏匿,真可說是難得一見的盛瑞。

  當年的官軍即在八月朔日卯刻收復安慶,此後,征討粵匪(洪秀全等)的各路大軍即相繼傳來捷報;而在一紀年(十二年)間,粵、捻、苗、回諸巨寇,都次第被掃蕩平定,建立了大清中興的豐功偉業。

  占星家說:「自張至軫,為楚分野」,當時輔弼中興的諸功臣,如曾文正公、胡文忠公、江忠烈公、羅忠節公、李忠武公、李勇毅公,以及相國恪靖侯左公、巡撫威毅伯曾公、陝甘總督楊公、兵部侍郎彭公等,都是出身楚地(兩湖)的人材。而當今相國肅毅伯李公,還有他屬下的淮軍諸將,雖然是安徽人,但在春秋時代,安徽北部的安廬鳳穎六郡,原本也都屬於楚地。如此一來,則占星家的說法就應驗了。

  沈約在《宋志》裡說:「周將伐殷,五星聚房;齊桓將霸,五星聚箕;漢高入關,五星聚東井。」這些都是隆盛治平的佳象,我朝中興的榮景盛運,顯然還方興未艾呢!(庸盦筆記;清.薛福成)

故事五二 祿數

  有一位顯要,平日多行無道缺德之事,他的夫人經常以善惡果報之理規勸他,但他都當做耳邊風,根本不相信。

  某日,一位方士來到當地,聽說能夠預知每個人天定的祿數。這位顯要於是前去求算,方士仔細端詳他的容貌,說:「你再吃米二十石,麵二十石,蒼天給你的祿數才盡。」他高興地回家,向妻子說他估計一個人一年吃米麵不過兩石左右,所以他還有二十多年的天祿,多行不善豈能斷絕他的祿數?

  他橫行如故。但隔年忽然罹患消渴症,食量變得很大,吃後不久又覺飢餓,一天到晚要吃十餘餐,結果不滿一年就死了。(聊齋誌異;清.蒲松齡)

故事五三 兩夫人

  無錫鄒小山的夫人和安州陳密山的夫人,兩人的八字干支都相同。小山先生官至禮部侍郎,密山先生則官至貴州布政使,都是二品官;論職位,布政使不及禮部侍郎尊貴,但論俸祿,則禮部侍郎卻不及布政使豐厚,兩者呈互補之勢。兩位夫人也都很長壽,陳夫人很早就守寡,但晚年卻康強安樂;而鄒夫人雖和丈夫白首偕老,不過晚年失明,而家計也較單薄,這又是另一種互補。

  也許有人懷疑這是因為兩位夫人的出生地有南北之異,而出生時辰有頭尾之差所致。但我的第六姪和一位僕人的兒子,出生時只隔著一道牆,兩個房間的窗戶相對,嬰兒同時落地啼哭,不僅時刻相同,連分秒亦不差。但我的姪兒卻在十六歲時早夭,而僕人的兒子則到現在還活得好端端的。這是否是兩人命中的天祿有一個定數,但因我的姪兒生長於富貴之家,先將祿數消耗盡了,而僕人的兒子生長於貧賤之家,平日消耗不多,所以祿數到現在還未用盡呢?所謂「盈虛消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閱微草堂筆記;清.紀曉嵐)

故事五四 靈棋卜

  古人以蓍龜來卜筮,但另有一種靈棋卜,聽說是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方法很簡單:以十二粒棋子分上中下三次擲之,然後根據它們的結果來判斷吉凶。

  我在福建時,同僚許應元對我說:「白都閩的靈棋卜非常靈驗,你何不去試試看?」於是我選擇良辰吉日,齋戒沐浴前往。到了白某住處,他已經衣冠儼然地在中庭裡等待。

  他要我先拿起棋子向神祈禱一番,然後由他接過棋子連擲三次,結果卜得的是乾卦。白某說:「乾卦,六爻皆龍,有飛騰之象,您必將飛黃騰達;而乾在天之西北,所以您會擢升至西北方;又乾卦乃諸卦之首,這表示您將來會位列百官之首。總之,在今年秋冬之際,您就要到西北方蒞任了!」後來果然一一應驗。(松窗夢語;明.張瀚)

故事五五 西字謎

  壬寅年冬天,周恕庵請一位測字先生到家裡作客。席間有一位仁兄,寫了個「西」字,請測字先生測他作何營生。測字先生端詳片刻,說:「字跡軒昂而有神采,自然是一位榮華顯達的官家。『西』有『兩』字勢,應該是兩榜及第無疑。又『西」是『酉」字頭,所以應該是在酉年獲得鄉薦。但『西』字屬『金』,理應是在『秋』天得利,怎麼能在『春』時登榜呢?」

  周恕庵聽了,說:「您真是神算!這位正是我的同年鄭晦中。他是在丁酉年獲鄉薦,而在己亥年秋天捷於南宮,現在任庶常的官職。」(字觸;清.周亮工)

故事五六 熊庠推命

  江西名相士熊庠,遊寓於陝西。當時有一位都御史某公,被貶為參政,請熊某算命。熊某根據他的八字推算說:「您在某月中會恢復舊職。」某公不信,熊某說:「如果到時不應驗,你可以打我四十大板;但如果應驗,你要賞賜我一匹絹帛。」某公笑著答應了,屆時果然應驗。

  我的外祖父值菴公,當時任左轄之職,也請熊庠算命。熊某說:「今年七月,您將被擢升為西川都御史。」值菴公笑著說:「升官或許可能,但要被派任何處,怎麼是你能預知的?」熊某於是也請值菴公比照前述某公的約定,我外祖父口中答應,但心裡卻不相信。熊某解釋說:「你到時因金星得旺,所以推知會在西方得利。」到了七月三十日,沒有任何異動的消息,值菴公心想熊某的牛皮要吹破了,但就在當天從都察院回家途中,卻有人來報說他被派任為四川巡撫。

  值菴公因此對熊某的神算大為激賞,又請他到家裡來進一步推命。熊某推算後,說:「九天新雨露,兩省舊黎民,您將有半年的時間會有官無祿。」當熊某告辭時,曾私下對我舅舅說:「尊翁的命盤在庚辰年不利。」到了庚辰年,我的外曾祖母過世,值菴公從四川奔喪回江南。但當時新制以四川為邊方重任,一定要等待交接才能離開,於是值菴公不得不又從江南趕回四川,留守治事半年而沒有俸祿可領。(說聽;明.陸粲)

故事五七 水火之功

  德清縣蔡翁,精於命理之學。有一天,冑司史夔去拜訪他,蔡翁告訴史某他今年添了一個孫子,推算這個孫子的命祿,頗為富厚,但如果能晚一個時辰出生,就更是大貴之命。使某問他是何日何時?蔡翁說出個時日,史某聽了,大驚說:「我今年也添了個兒子,正是您所說的月、日、時!」蔡翁於是恭喜他說:「您這位公子將來一定會入閣!」史某的公子就是後來的文靖公史貽直。京師人都將此傳為美談。

  源來在康熙辛酉年,當史夔攜眷入京時,夫人就在停靠港邊的船上生下史貽直。當時有位家人到岸上去,聽說附近一位鐵匠也生了個兒子,出生的時辰和史貽直相同,家人回來稟報史夔,史夔覺得有緣,特地去探望這名鐵匠的兒子,還為他取了個「鐵崖」的字。

  二十多年後,史貽直已經當了官,史夔從京師回到南方,又途經舊地,他想要驗證命理之說,於是又特別上岸,走訪那位鐵匠的家。到了鐵匠家,發現門面仍一如往昔,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正手拿斧頭在辛動地打鐵。史夔問他,才知道原來僦是辛酉年某日某時出生的那位孩子。

  史夔回到船上後,整夜苦思,難以成眠。到了天快亮時才恍然大悟,他對人家說:「那個時日出生的人,四柱裡面惟火太盛,缺少水去克制。我的兒子幸好生於舟中,得到水氣彌補了缺憾;而那個鐵匠的兒子卻生於鎔冶之地,以火濟火,就全無調劑的功效了!」(茶餘客話;清.‧阮葵生)

故事五八 周中立推命

  周中立以善於推算祿命,而聞名京師。劉纓尚書還在當都御史時,被劉謹陷害下獄,後來雖然獲得平反出獄,但還未恢復官職。因前途茫茫而去請教周某,他先以自己亡兒劉儆的生辰求其推算,周某說:「這個人的命很好,但三十三歲時有災厄,如果能度過這個難關,才會平步青雲。」劉儆死時正是周某所說的三十三歲,劉纓於是衷心折服,遂拿出自己的生辰求其推算。周某說:「這是大貴人的命,最近雖然遭遇災厄,但已經轉危為安,日後會官至八座,福祿雙盛,不可限量。」

  又,刑部主事吳某也曾給周中立算命。周某二話不說,只寫了一封密函交給他,而吳某離開後就直接到監獄裡查看囚犯,並未拆開密函。想不到就在當天,吳某的兩個兒子年紀尚小,在河邊玩耍,竟不幸失足落水,都溺死了。而吳妻悲痛莫名,又唯恐丈夫回來受責罵,竟也跟著自縊而死。吳某從監獄回家後,才知道發生了天倫劇變,他怒氣沖沖地去找周某,責問他:「這等大事怎麼不先告訴我?」周某說:「我已經告訴你了啊!你回去看看我寫的密函看看便知。」吳某回家,拆開密函,發現裡面寫了兩句話:「雙雙燕子入池塘,紅粉佳人上畫堂。」(說聽;明.陸粲)

故事五九 貫索星照命

  兩廣總督某公和他的副將某甲生辰相同。當時有一位命理學家寄居在海珠寺,以星命之學自詡,總督於是召他前來,問說:「每個人生下來秉命不同,日後的窮達也有差別。我的生辰和副將某甲完全一樣,但官階卻迥異,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命理學家一時答不出來,在回到寓所反覆推算後,也找不出理由。如此思索到深夜,還無法入睡,而在石階上踱步沉吟。有一位伙頭僧看到了,問他何事徘徊,命理學家嗤之以鼻地說:「你知道什麼?不要在那邊多嘴!」火頭僧說:「你何妨說說看,所謂愚者千慮亦有一得,也許我能提供你一些淺見。」

  命理學家於是將經過說出。火頭僧聽了,笑說:「在那個時日出生的都有貴命,但如果能有貫索星對照命宮,那就更是尊榮顯達。總督大人也許是在監獄裡出生的吧?」

  命理學家聽了,大為驚異。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求見總督,問他在何處誕生?總督說:「先慈曾因事受罰,有一段時間在監獄裡服刑,老實告訴你,我是在監獄裡出生的。」命理學家聽了,如釋重擔地說:「既然是這樣,那麼大人您理應比副將更加尊貴顯達。」於是他便把火頭僧所說的一番道理解釋給總督聽。(秋燈叢話;清.王椷)

故事六○ 腹中星盤

  我的曾祖父介然公和開國功臣劉伯溫是好友,得到他的傳授,因此也精於推步、天文、占風、望氣之術。宣德年間,介然公曾受潘中丞之聘,一起到廣東,為剿匪之事運籌帷幄。舉凡軍隊的調遣等,都出自他的策劃。有一天,他坐在軍帳中,看到離卦和震卦方位之間隱隱升起一朵雲彩,於是對潘中丞說:「大事底定了,不久就會有強風自南方吹來,這是捷報!」後來果然應驗了。

  介然公老來歸隱故園,有一晚在房內休息,對我祖父說:「有一顆巨星正從東北向西南而行。」祖父走到戶外仰觀蒼穹,果然看到一顆巨星正飛向西南,光彩奪目。他好奇地回到屋內,問介然公說:「天上的星辰遙不可及,您怎麼推算得這麼準?」介然公說:「我的腹中自有一座星盤!」(松窗夢語;明.張瀚)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