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142 命運的鎖鍊:〈柳生〉中的遇合

瀏覽次數: 4

命之乖 2

  《聊齋》的〈柳生〉一文說,周生與柳生為知友,柳得異人傳相人之術,嘗謂周「功名無分,萬鍾之資尚可以人謀。」周妻亡,家室蕭條,求柳卜姻。柳遂為其物佳偶,一日見一襤褸若丐之負囊人,謂周曰:「此君岳翁,宜敬禮之。」周以相戲太甚而不悅,柳曰:「我以數信之,其人凶而賤,當有厚福之女。」周卒不信。又一日,柳忽至,謂周已代折簡邀貴客,周備酒饌,客至始知為一傅姓營卒,周心內不合,佯與周旋。客去,柳責周曰:「千金不能買此友。何以漠漠視之?」翌年,周將往江西,詣柳問卜,柳言大吉,周笑曰:「若薄有所獵,當購佳婦,幾幸前言之不驗也。」及至江西,值寇亂,周為盜所虜,盜首強以女配之。合卺之夜細審新婚姓氏,乃知其父即當年負囊人也。過三四日,官軍掩至,群寇就縛授首。忽一將軍認出周某,解其縛,助以資斧,同新婦放歸;此將軍者,昔日之傅姓營卒也。周歸途中,新婦啟出其父窖藏巨金,周以此業商,數年而家數十巨萬矣。柳生則不知所往。

  這是一則有關「命運」的故事。人是唯一會問「為什麼」的動物,時至今日,對於個人際遇窮達的「為什麼」,仍有很多人相信「命運」之說。但「命運」是無形的,它需依據一些具體的東西來判讀,譬如個人的長相、生辰八字、星座、住宅方位、祖墳風水等,「命運學」可以說是將個人際遇和這些東西產生某種聯配關係的學說。事實上,它是經不起大量觀察與驗證的。統計學家高奎寧(M.Gauquelin)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在報上刊登廣告說要兔費為讀者提供星相解說,然後在來信(均已註明生辰)中隨便挑選一百五十份,給他們一份完全一樣的解說,事後再詢問這些人星相的預測是否準確?結果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都說「很準」。這表示他們純粹是「為相信而相信」。

  我們從「命運學」說服人的方式也可看出這種傾向。它在宣揚其說時。常只以一個或數個非常生動的個案來為其佐證,這種動之以情、訴諸感性的說服方式,跟科學以大量觀察分析而曉之以理、訴諸理性的方式是大相逕庭的。

  〈柳生〉一文就是以一個非常生動的個案,而讓人驚訝於「相術之準確」、「命運之難違」的故事。精於相人之術的柳生,不僅知道儒生周某功名無分而有萬鍾之資;一看襤褸負囊人,就知道其女「厚福」;一見卑微營卒,亦知他來日之騰達;而且知道這幾個人將來的遇合問題,負囊人、其女及營卒都是周某將來生命中的「貴人」。

  起初,周某認為柳生「相戲太甚」、「心內不合」、「當購佳婦,幾幸前言之不驗」,但最後一步步地踏上他的「命運之路」,由「不信」而「不得不信」。他的這種心理變化,跟丐女的由貧而富,營卒的由賤而貴,與周某本身的由死而生、由貧而富,成一種結構上的類比關係;而「信」與「生」、「富」、「貴」在程序(Process)上也有一致的關係,這是「命運」之說嘗試說服人的一種典型模式。

  這個故事較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參透天機的柳生預知周某日後的遭遇,會遇賊並落入官軍的手中,所以他事先就代周某折簡禮遇尚為營卒的傅某,因為這個交情,而使周某在受縛後,能逢凶化吉。柳生可說是周某生命中最大的「貴人」,但周某「為什麼」能結識柳生?柳生「為什麼」要幫助周某?這豈非亦是「命中註定」之事?周某之能親歷「相術之準確」、「命運之難違」,豈非亦是他的「命運」?如此,我們終於面對了一個基本的邏輯問題:一個相信「命定論」的人,他的相信亦是「命定」的。

  命運的神奇在於當它的鎖鍊越長越密,而能及於生命的每個細節時,它就會奇蹟般地消失。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