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114 〈頭滾〉:離奇的睡眠誘發影像

瀏覽次數: 28

鬼之魅 5

  《聊齋》卷十四的〈頭滾〉,文簡意賅,全文抄錄如下:「蘇孝廉貞下封公,晝臥,見一人頭從地中出,其大如斛,在床下旋轉不已,驚而中疾,遂以不起。後其次公就蕩婦宿,罹殺身之禍,其兆於此耶?」

  筆者大二時,夜至台北某老街任家教以餬口,屋舍儼然,家具古香,顯已年歲久遠。與學生相熟後,遂知其祖為「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前身)第一屆畢業生,乃師門前輩。一夕燈下,學生告訴我:「家祖與家父晝玩兵兵球戲,兵兵球落地後忽變成一滾動的頭顱,就滾到你現在所坐椅子的腳下。」他順手一指,我不覺將兩腳移開,當然是什麼也沒有。

  蘇孝廉在晝寢時,看到一個頭顱在床下旋轉不已,可能是所謂的「睡眠誘發影像」(hypnagogic image)。一個人在醒與睡之間,或方睡方醒之際,容易「看」到一些奇特的影像。如果「夢」是「超現實電影」,那麼「睡眠誘發影像」就是「幻燈片欣賞會」或「迷你短劇」,心中的神魔會經常出現在這些欣賞會或短劇中。在紐西蘭心理學家麥凱勒宇(P.Mckellar)所報告的「睡眠誘發影像」中,有一個與蘇孝廉及我學生的祖父所見者非常類似:受測者看到「一大堆頭顱在車內滾來滾去,可以看出他們臉上的各種表情,覺得相當友善,一點也不會感到害怕。」

  但一般說來,在方睡方醒之際,看到一大堆頭顱在那裡滾來滾去,立刻讓人聯想到的是「冤魂不散的厲鬼」,會像蘇孝廉一樣「驚而中疾」。堂堂的分析心理學之父榮格(C.G.Jung),就曾因看到類似這樣的一個頭顱而魂飛天外:

  一九二○年,榮格至倫敦講學時,住在一棟古老的鄉間別墅,接連幾夜都發生怪事,先是在昏昏沈沈半睡半醒之際,聞到一股今人噁心的怪味道,後來又聽到滴水聲,角落裡有沙沙聲,門外好似有人用鐵鎚敲打磚塊的悶聲。在從女傭處得知這棟別墅原是間「鬼屋」後,榮格直覺地認為他那個房間可能「鬧鬼」,而搬到隔壁的房間。結果情況更糟,在昏昏沉沉中仍聽到那些怪聲;躺在床上的他覺得有某種東西正在接近,他張眼一瞧,赫然發現有一個老婦人的頭顱就在他的枕頭邊,正張大著右眼凝視著他,而她的左半邊臉則從眼睛以下都空空如也。榮格這一驚非同小可,連忙從床上跳起來,也許是基於科學家的好奇,他點亮一根蠟燭察看,結果老婦人的頭顱當然不見了,但榮格已不敢再回到床上睡。第二天,他又搬到另一個房間,以後即未再發生怪事。

  事後,榮格對在枕邊凝視他的老婦人頭顱有所解釋:他認為那是一種「睡眠誘發影像」,是在方睡方醒之際產生的「幻視」。起先聞到的噁心怪味是「幻嗅」,此一「幻嗅」讓他聯想到一位癌症末期的老婦人,而枕邊頭顱可能就是對此老婦人的記憶重現,它是自身的幻覺,並非什麼「可怖的厲鬼」。

  很多人在方睡方醒之際,都會有「睡眠誘發影像」,它有各種光怪陸離的形貌,對此自然異象,「小怪」即可,不必「大驚」,若像蘇孝廉這樣「驚而中疾,遂以不起」,就太划不來了!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