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21 帶著谷神繼續去欣賞人生美景

瀏覽次數: 11

如果我想把谷神帶在心上,一起去欣賞他來不及看到的人生美景,那我就必須學習改用他的眼睛去發現、去觀賞他感興趣的景物。

這樣才是讓他繼續品嘗人生的美好滋味,而我也可以因此欣賞到以前被我忽略的人生景致。增加或改變我的人生閱歷。

 早上七點剛過,我們在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停好車,走下步道,到潭邊的野餐桌坐下來,打開在魚池街上買的早餐。

 這是我們第二次到日月潭吃早餐。去年四月初,要到台中時,邀谷神與我們同行,說「可以一起到日月潭吃早餐啊!」他說他接下來一兩天都已經有約,「下次吧!」結果就這樣天人永隔,再也沒有下一次。

 這次到台中後隔天,妻子和我一早都五點就起床。我說:「我們到日月潭吃早餐吧!就帶谷神一起去。」於是盥洗完畢,立刻上路。在魚池街上的早餐店,除了兩個豬肉餡餅、蛋餅外,我又多買了一個韭菜盒子,算是谷神的份。

 上次是在水社碼頭和朝霧碼頭間的步道邊用餐,後來發現向山遊客中心附近更理想,所以這次換到這邊來。餐桌就在潭邊,左右兩側都是成排的落羽松。現在是一片青翠,秋後轉紅,應該會更好看。

 妻子和我在潭邊坐下來,在沁涼的空氣中默默吃起早餐。雖然跟上次同樣是兩個人的早餐,但剛開始,心中卻多了一點淡淡的哀愁、還有遺憾,因為我們還是無法忘卻兒子已經不在了的事實。

 不是說好今天「要帶他同來」嗎?

 其實,谷神和飛仙從小跟我們來過日月潭好幾次。向山遊客中心是新的景點,他們應該都沒有來過。這次把谷神帶在心上同來,就是希望他能在我們的陪伴下,看到眼前這一片他來不及欣賞的美景。

 孔子說「祭神如神在」,我們是「思神如神在」。希望對谷神的思念,能讓他在這一刻又回到身邊,與我們一起觀賞、品嘗周遭的一切。當谷神把他沒有用完的生命又歸還給我們,在我們身上得到延續時,不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狀態嗎?

 心中的他透過我們的眼耳鼻舌,看見、聽到、聞嗅、品嘗周遭的一切,他應該也會對這一切發出讚嘆吧?我也應該對此感到欣慰吧?當然,這只是我的想像。但人生不就是有很多想像的成分嗎?想像心中的谷神對周遭的一切露出那慣有的笑容,我也有了真實的欣慰感覺。

 剛開始的悲憾,逐漸與遲來的欣慰交融,然後被欣慰所取代。也許,它是我今後要主動尋求、然後慢慢習慣的一種人生況味吧?

 在吃完早餐,稍事休息時,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

 一對母女到一個溫泉勝地,在一家旅館下榻。泡完溫泉,旅館服務生送來晚餐後,母親從皮箱裡拿出一幅加框的照片,那是她先生的遺照。她將遺照擺在桌上,然後對著照片中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說:「多桑啊,我們今天帶你來xx溫泉,風景很漂亮啊!希望你喜歡,我和女兒先泡過溫泉了,現在就一起吃飯吧!」

 當時我還年輕,看到這樣的情節,雖然覺得有點荒唐,但還是能感受其中無奈的悲願。當摯愛的親人離世後,不管年紀多大,有誰不希望他能再多活些時候,去完成他未了的心願、繼續品嘗人生的美好滋味呢?

 想不到自己今天竟也成了這樣的一個父親。即使不必帶大相框,至少,我可以隨身攜帶一張谷神的小照片吧?

 以前口袋裡放行駕照的夾子裡,總是多放一張谷神駕照的影本,因為怕他開這部車時忘了帶駕照。現在,駕照影本是不必了,但回去後應該選一張谷神的照片,放在我行駕照的夾子裡,隨身攜帶。

 忽然覺得,這才是我把谷神帶在心上的一個理想方式。所謂「帶在心上,放在心裡」,還是要有一些具體的方式,才能讓人覺得踏實。

 如果谷神還在,他應該是帶著女朋友或妻子一起出遊,他已經有了屬於他自己的人生,我們絕不會不識趣地介入他應該享有的私生活。但現在,除了我們外,還有誰會把他帶在心上,一起到處走走呢?

 其實,我們的品味不太一樣。即使把他帶在心上,我也不會每到一個自覺不錯的地方,就拿出谷神的照片,讓他也這邊瞧瞧那邊看看。只是在心裡想到他,默默問一句:「怎麼樣?這裡還不錯吧?」

 「我們再走一下吧!」妻子收拾好早餐剩下的垃圾,丟到垃圾桶。我們沿著步道(自行車道)往水社碼頭的方向走。聽說這是一條世界級的優美步道,沿途遇到的遊客漸多,應該都是前晚在此過夜的旅人。

 我們在永結橋邊的長椅上坐下來,歇個腿。看著步道上來來往往的男女,大家都充滿了朝氣,覺得自己的心情也輕鬆許多。我又何必一直要把谷神帶在心上、放在心裡?我有我的當下,他也有他的去處,何必糾結不放?

 是啊!彷彿得到某種啟示或者解脫,我起身,手握從小七買的熱美式咖啡,對著前方樹影與潭水間的向山遊客中心啜飲。想起我和妻子第一次來到向山遊客中心,那已是黃昏時刻,我們就坐在餐廳外的椅子上,悠閒地對著潭水喝咖啡,一直到天色暗了下來,才離開日月潭,到國三的清水休息站吃王塔米糕。那是多麼美好的兩人經驗啊!

 站在欄邊的妻子忽然說:「你看!這是什麼蟲?」我看著在木欄邊爬行的一隻昆蟲,只知道牠不是瓢蟲或椿象。

 「如果谷神在的話,他一定知道。」妻子若有所思地說。

 是呀!谷神不只是昆蟲專家,當他和我們一起走在路上時,總是會留意樹上、花草上頭或地上有什麼昆蟲,然後拍照或指給我們看。

 於是,剛剛盤旋在我腦海中的問題忽然又回到心頭:

 如果我真的想把谷神帶在心上,一起去欣賞他來不及看到的人生美景,那我就不能讓他用我的眼睛去看,而是我必須學習改用他的眼睛去看,去發現、去觀賞他感興趣的景物。

 這樣才是讓他繼續品嘗他來不及品嘗的人生美好滋味。當然,這也許只是生者一廂情願的想法,但我卻可以因此而注意、欣賞到以前被我忽略的人生景致,增加或改變我的人生閱歷。

 反之,同樣一廂情願的是:他也可以透過我的眼睛去認識他以前不感興趣的另些東西。這樣才能夠開拓彼此的人生視野,最少是開拓我的人生視野,也才能使他的生命在我身上得到延續擁有更豐富的意義。

 因為有了這種領悟,谷神又回到我的心上,但我的心中卻滿溢著歡喜,並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同遊(不過我得先好好充實一下自己的自然知識)。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