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60 在網路遇見莊子

瀏覽次數: 29

輯四 生活的男低音 10

  聽一個中文系的教授說,學校發配了一部電腦給他,但都是研究生在用,他可從來沒「碰」過。電腦是「機事」,所謂「有機事而後有機心」,教授朋友文采風流、天真爛漫、毫無心機,我很瞭解他的心意。

  不久前,一件意外的差事突然落到頭上來:我必須負責公司網站的設立。雖然用電腦寫作和編書多年,但要我設立一個中等規模的網站(內頁五百多頁),簡直就像要六十歲老婆生頭胎,不過我還是愉快上路,先每天花一兩個小時上網瀏覽,三教九流都看,中英繁簡兼修,有的網站還逐層搜尋,深入敵後。

  然後找了幾家架設網站的公司來交換意見,比價殺價(委外建置),在大致有了個譜後,我竟迷上了網路,天天上網「觀摩」,看看別人怎麼在網路上創造「商機」,閒居多年而日漸冷卻的一顆心竟又開始滾熱起來,經常在電腦前伏案思索算計,真是「有機事而後有機心」啊,於是我想起了那位教授朋友,還有莊子。

  一時好奇,上網搜尋,發現google網上跟莊子有關的網頁共有一、八五六、○○○筆,琳瑯滿目,若只列印相關的,裝訂成書,恐怕比《莊子》一書要多出好幾百倍。這大概是兩千多年前的莊子作夢也想不到的吧?

  《莊子‧天地篇》有一個故事說:子貢路過漢陰時,看到一個灌園叟來回地抱甕到井裡提水灌園,甚為辛苦,他向灌園叟介紹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省力的機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灌園叟聽了,卻鄙夷地說:「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聽了,為之慚愧失色。

  歷來讀莊解莊的人,大抵都贊同灌園叟的見解,認為那是一種「自然真樸」的可貴思想。但我們是否受到古人的洗腦呢?為了不讓自己對自己的網站「機事」感到「羞愧」,我適時地想起了李約瑟,李約瑟這個英國佬很欣賞莊子,但他在讀到上一段時,卻把注意力放在子貢所介紹的「桔槔」上頭,而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的〈機械工程學篇〉裡加以援引,並大大讚美一番,說「此可作為配重之水斗約於西元前五世紀用於中國之證據」。

  嚴格說來,灌園叟其實是「故步自封」,難道他所入的「井」、所抱的「甕」就不是人類為了省力而創造出來的「工藝」產品嗎?自己慣用的工藝產品是「自然真樸」,新發明而自己不會用的工藝產品就是「機事機心」,如此「喜怒為用」,厚此而薄彼,實在讓人懷疑他是否「無法接受新事物」?

  我無意唐突莊子。其實,另一個喜歡莊子的西方科學家海森堡,對上述故事又有另一種「解法」,在《物理學家的自然觀》裡,海森堡說莊子所說的「神生不定」也許是「人類今日危機處境中最適當的描述之一」,但問題不是出在科技或工藝本身,而是來自它們的「飛速進展」,快得使我們「沒有時間去適應新的生活條件」。

  早已「純白不備」的我,每天上網都「神生不定」,因為在 googl搜尋網站每次鍵入一個關鍵詞,跑出來的都有幾萬筆甚至數十萬筆,讓人眼花撩亂,只能「掛一漏萬」地瀏覽,遇到連結時間太慢的,立刻跳出。為了「適應新環境」,家中五台電腦已改裝寬頻,但這只是指「現役」中的電腦而已。說來驚人,為了趕上時代,不到十年之間,家中前後竟已買了十多部電腦。雖然我只接收兒子「淘汰」下來的電腦,但也換了三部;有些軟體只用了一次,卻已經落伍,而必須再學新軟體。這大概就是海森堡的意思,或是莊子那個故事在網路時代的新解吧!

  有一點該感到慚愧的是,我在構思公司的網站時,如何讓網友眼花撩亂,「神生不定」,竟也是我的目標之一。莊子啊!莊子,您就不必對我皺眉,繼續在九泉之下安然地作您的蝴蝶夢吧!順便告訴您老人家,在googl網上跟「蝴蝶」相關的網頁共有二四、八二一、○○○筆,真是擾人清夢啊!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