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38 你就是丘比特

瀏覽次數: 0

輯三 愛情的詠歎調 6

  一對戀人和一個中年婦人閒聊。

  「如果不是為了小孩,也許我們早就分手了。」女戀人說。

  「什麼?你們有了小孩!我怎麼不知道?」中年婦人驚訝地說。

  「不是妳想的那種小孩,而是我們心中的小孩。」男戀人笑著解釋:「每當我們世故地考慮各種現實問題,覺得不如就此分手時,我們心中純真的小孩總是依戀著對方,結果又讓我們笑逐顏開,和好如初。」

  希臘神話裡的愛神丘比特,經常以手執弓箭、長著翅膀的嬰兒或小孩的造型出現,據說人們只要被他的箭射中,就會墜入情網。丘比特的造型充滿了象徵意義,「長著翅膀」比較容易理解,莎士比亞曾說:「戀愛中的人,可以踏在隨風飄盪的蛛網上而不虞跌下來,幻想中的幸福使他飄然輕舉」,這種讓人「飄然輕舉」的東西,除了「翅膀」外還能是什麼呢?福樓拜有一首詩說得更直接:

    愛情彷彿

      一隻有著玫瑰色羽翅的巨鳥,

    在詩的燦爛天空裡飛翔,可望而不可及。

  不只愛神丘比特長了翅膀,所有的戀愛中人也都長了翅膀,在愛情的燦爛天空裡快樂地比翼雙飛。

  那「宛若孩童」又是什麼意思呢?有一個解釋是:愛情使人像丘比特一樣,變成了「小孩」,像小孩一般天真、純潔、幼稚、任性、依賴。很多人以為,戀愛中的女人經常變得像個「小女孩」,好激起愛人特殊的憐愛,但戀愛中的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容易變成「小孩」。尼采就說:「在一個真正的男人身上隱藏著小孩──並想要遊戲。去吧,女人們,在男人身上發掘小孩吧!」

  小說家巴爾札克也說:「戀愛是我們第三次的脫胎換骨,愛情簡直就像讓人回到童年一般」。而羅曼羅蘭則說:「當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時,他永遠是她的孩子。」戀人的關係似乎又回到童年時代的「母子關係」。

  事實上,佛洛伊德就從這個方向來解釋很多愛情關係。他說:「戀愛中的人經常使用他們在兒時稱呼的小名,男人在墜入情網時,會變得幼稚……人們常說愛是不理性的,而它的非理性正可以追溯至嬰兒期的來源:愛的衝動是嬰兒的。」

  智利詩人聶魯達有一首詩說:

    只請妳別忘了,我若哭著醒來

    那是因為夢見自己是個迷途的小孩

    穿過夜晚的樹葉尋找妳的手,

    尋找妳小麥似的愛撫,

    陰影和活力閃爍的狂喜。

  這的確讓人想到某種曖昧的母子關係。但要以此來瞭解戀人的「孩童化」似乎也過於狹隘。詩人紀伯倫雖然是黎巴嫩人,卻長期住在美國,想來英文應該還不錯,不過在寫給愛人的情書裡卻說:「妳看到了嗎——我是妳學校裡的一名學生?對我來說,用英文寫出一個字母都不容易,除非妳給我鼓勵。」

  表現出小孩的模樣,多少是在撒嬌、耍賴,為的是想得到對方的安撫和鼓勵。因為在愛情或愛人的面前,我們總是顯得這樣的「無力」和「無助」。

  這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都是一樣的。被丘比特的箭所射中的,都成了丘比特。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