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22 心動作文章

瀏覽次數: 51

輯二 思想的主旋律 7

  末代台北區高中聯招的國文作文題目是「心動」,報載不少考生反映題目有點抽象,不知如何下筆。其實,在酷暑難當的夏日,和一群人擠在斗室裡,題目發下來,不由分說,限你立刻在幾十分鐘內作出一篇文章來,根本就是一種酷刑。我參加過初中和大學聯考,有些考題至今還記得,唯獨作文寫些什麼,甚至連題目是什麼,都已忘得一乾二淨,想來極可能是一種「報復性的遺忘」。

  作文章需要靈感(也是一種「心動」),報載馬英九市長在揭示作文題目後,即席表示他在唸幼稚園大班時就「暗戀」過一個小女生,到現在四十幾年了,還是記得當初「心動」的感覺。馬市長有了這樣的靈感,自然就會文思泉湧。而他的靈感,也觸發了我針對靈感作文章的「靈感」。

  靈感不是呼之即來,它需要某些東西的觸發。這些觸媒因人而異,可遇不可求,經常需要靈感的人多會自行摸索出一套方法,以備不時之需。譬如德國詩人席勒,習慣在自己書桌的抽屜裡擺一枚爛蘋果,只要他打開抽屜,聞一下那股氣味,就會湧現作詩的靈感(但歌德有一次去拜訪席勒,在書房裡聞到那股氣味,卻反胃作嘔得差點昏倒)。又譬如華格納,在創作歌劇時,通常是緊閉門窗,不停地用手撫摸柔軟窗簾或桌巾的褶邊,因為透過這種儀式,他特別容易「心有所動」,靈感即源源不絕而來。

  但讓多數人「心動」的,還是馬市長所說的「異性」。清初名士董文敏,年輕時即有文名,雖然文采風流,但也不是每次作文章都能一揮即就,還好他有「秘密武器」,當靈感枯竭時,只要「抱住女人的大腿」構思,立刻就會文思泉湧。有一次,他的「復社」文友出了題目刁難他,比聯考的作文難上百倍,他心裡一橫,去向他的一位族叔借錢,然後直奔秦淮河,找一位他心儀已久的名妓,整個晚上,他就躺在床上,手指不住在那位名妓粉白的大腿上筆畫,到了天亮時,他豁然起身,叫婢女準備筆硯,振筆疾書,「復社」文友所出的七藝,全部脫稿,江浙一帶因之傳為美談。

  破額山人的《夜航船》裡另有一個故事說,某書生極富文名,而他文章的腹稿都是在和女人交合時構思出來的,若非如此,就很難寫出好文章,即使寫出來,也不精彩。他的妻子頗為賢慧,特別為他廣置姬妾,好讓他發揮靈感。他一生著作浩繁,但大半都得之於溫柔鄉,所以眾姬妾一聽到他說要「作文章」,就爭相推諉,彼此嘀咕:「做那檔事貴在心無二用,他自個兒在那裡作文章,精神和力氣都不集中,我們有何樂趣可言?」有一天,某人託他作文章,姬妾一聽,紛紛走避,但他已經收了人家訂金,急於脫稿,不得已,只好拜託妻子說:「娘子啊!這一次就有勞妳親自出馬了。」

  作文章作到這種地步也真是走火入魔,有辱名教了。但由此亦可知,想要在短時間裡「心有所動」,產生作出一篇好文章的靈感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在酷暑難當的夏日,大家擠在斗室裡,沒有「暗戀」的對象,又無其他「秘密武器」可以派上用場,怎能讓人說「心動」就「心動」,在短短幾十分鐘內作出「動心」的文章?我真為那些不得不受此煎熬的學子叫屈。

  這樣的聯考,這樣的作文,還是早日收攤的好。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