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思想的主旋律 5
歲末,看NHK的紅白對抗。這次適逢世紀之交,節目裡多了些展望新世紀的花樣,有一幕是在眾星簇擁之下,走出一個日本刻正積極研發的機器人,旁邊還有手塚治蟲的「花丸博士」和「原子小金剛」助陣。
二十一世紀將出現一個新人種──機器人,這點已殆無疑義。但會是什麼樣的機器人呢?科幻小說家作了很多摹想。張系國的〈玩偶之家〉發人深省:在機器人成為最進化的「人種」後,他們不僅會思考會說話、有七情六慾,還有家庭、有後代,同樣會給他們的小孩買玩具。在機器人小孩的眾多玩具中,有一種叫做「靈靈」的可愛動物,而「靈靈」就是現在還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的後代……。人類終將被他們發明的機器人所駕馭,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負面烏托邦。
要出現一個「有野心、有抱負」的機器人,需要人類的「灌輸」──設計程式和輸入資料。但你要輸入什麼呢?但你要賦予它什麼樣的記憶、人格和品味呢?
凡人總是在新世紀發表新希望,但一百年前,當大家為邁入二十世紀而歡欣鼓舞時,在寫給友人的信中,佛洛伊德卻發表如下的感言:「無疑的,這個新世紀將包含你我的死期」。真是大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但如果能推遲一百年,當佛洛伊德又這樣發牢騷時,麻省理工學院的電腦專家希爾斯可能就會趨前說:「大師,我正在研發能夠接收人腦資料的電腦,在您駕鶴西歸前,請容許我將您的記憶和思想輸入一旁的電腦中,好讓您能繼續思想,為人類心靈的奧秘求答案。您意下如何?」
真是一個誘人的提議哪!即使只是侷限在書桌下的一個角落思想,也比淪入空無要好得多。「我思,故我在」,只要能繼續思想,就表示自己繼續存在,還省得吃喝拉睡哪!小說家普魯斯特若還在世,恐怕會第一個報名,要求馬上辦理,因為他說:「擁有一具肉體,對心靈及思想生活而言,乃是極大的危險。」
還有比這更誘人的。只要能將你腦中所有的資料,包括你的童年往事、愛情經驗、理想抱負等,分區逐一解析,謄錄進電腦(科學家提出了一些細節方法,這裡就不談了)後,而你不滿意於只做個「普魯斯特」,你還可以依自己的品味,將擁有你「靈魂」的電腦安裝在一個你喜歡的「合成身體」──也就是機器人上頭。這樣,你不僅可以繼續思想,而且還可以繼續過「危險而又不朽的生活」。
麻省理工的蘇斯曼教授對此大為著迷,他三分振奮七分憂鬱地說:「每個人都希望長生不死,我不認為現在就能辦得到,但已經很接近了。運氣不好的話,我擔心我將成為會死亡的最後一代。」
我覺得,一個「有野心、有抱負」的機器人,最有可能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它的確不是人類的好幫手,而是道道地地的一個「新人種」。
紅白繼續對抗,看著安室奈美惠那如日本玩偶的臉龐,不覺就想起了張系國的「玩偶之家」。一百年後的紅白對抗,將會是什麼模樣呢……?
普魯斯特像個漂泊的機器人,又在我耳邊說話了:「擁有不朽的肉體,對心靈及思想生活而言,乃是更大的危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