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典新詮
-
e0872 自愛不自貴:贏得人心的修煉
道德經第72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
e1160 神通虛妄:不同版本所透露的玄機
【後記】個人的一些聯想與感悟 2 《六祖壇經》有很多版本,現在坊間通行的版本是宗寶本,我的閱讀和論述根據的…
-
e06119 術士與禪師
●禪是一種生活智慧 5 狐狸有很多伎倆,刺蝟只有一種伎倆,但卻是最耐用的。 道樹禪師所住的山中,經常可…
-
e0871 病與不病:做個有智慧的知者
道德經第71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的不知道,最…
-
e0325 後靈魂記事:兩個體系間的對話
以上各章,都分為「故事篇」與「論述篇」兩部份,本章將不再「說故事」,也不再「談道理」,而是想對筆者的這種書…
-
e0150 〈藥僧〉:賣房中丹的遊僧
心之幻 3 《聊齋》卷十五〈藥僧〉一文說:濟寧某,偶於野寺外,見一遊僧向陽捫蝨,杖掛葫蘆,似賣藥者。因戲曰…
-
e0770 鼓盆而歌:讓我們活得充實,死得快樂
第七篇 保持祥寧的心境 10 人生最難堪破的是生死關,在人世的種種現象中,最讓人感到焦慮、恐懼與悲痛的莫過…
-
e1043 不可迴避:孔子家庭生活的真相
在前面篇章,我們介紹了孔子認為一個理想的君子應該具備的人格特質和品德,譬如要立志、好學、仁愛、有義、誠信、…
-
e12236 不標新立異,不絕俗求清
輯六 謙讓無愧的處世之道 36 能脫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為奇而為異;不合污便是清,絕俗求清者,不為清而為…
-
e09092 用拯馬壯:從《明夷待訪錄》談破除執念
拾 調和陰陽:站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叉路口 2 想要使《易經》獲得新生命,就得先讓它擺脫舊泥沼。受到儒家學者推…
-
e12235 近之而不染,知之而不用
■謙讓無愧的處世之道 35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
e06118 平常心是道
●禪是一種生活智慧 4 人人都有平常心,只是遇到不平常的時候,心就跟著不平常起來。 有人問:「什麼是平…
-
e0769 與時俱化:不偏滯於固定的觀點
第七篇 保持祥寧的心境 9 每個人在立身處世方面,多少都必須具備某些信念或信仰。信念基本上是唯一的,也就是…
-
e0870 知我者希:一如幽谷蘭花,無人自芳
道德經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
-
e06117 母親就是佛
●禪是一種生活智慧 3 幸福的家庭就是這個塵世的淨土和天國。 有一位楊黼,為了學道,遠赴四川,想去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