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16 在奧運發源地參加賽跑

瀏覽次數: 46

 位於希臘南部的奧林匹亞,是古代希臘人祭拜天神宙斯的宗教中心,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西元前776年,希臘的幾個城邦在天神宙斯的生日當天,於眾神居住的奧林匹克山舉辦第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後每四年舉辦一次,不久便吸引了希臘地區的 

所有城邦參加,直到西元393年結束,一共持續了1165年,扣除因地震取消的兩次,共舉辦了293屆。

 現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自1896年開始,也是每4年舉辦一次,但中間曾因世界大戰等因素停辦過多次,在時間上,比起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可說小巫見大巫;但參與的國家和選手、比賽的項目和時間、獲勝者的獎賞與榮耀,都比古代要多出許多、競爭更激烈、場面也更熱鬧。

 當我們來到奧林匹亞時,如今只剩下一些斷垣殘壁。建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宙斯神廟和西元前七世紀末的赫拉神廟是奧林匹亞遺址內最重要的兩座建築物,但也只遺留基座、部分立柱和古希臘文的石碑。不過當今的每屆奧運會都會在赫拉神廟的遺址上進行點燃聖火的仿古儀式。

 至於當年參賽者的訓練場地、休息區等,只能從散落的石塊中去想像。不過倒是有一個地方還保留(或整修)得較為完整:穿越一個半圓形拱門,走過兩側石牆的通道,可以抵達從第一屆奧運會就存在的賽跑場。

 看到那長192.25米、寬32米的跑道依然健在,兩邊看台的綠草如茵,彷彿比賽在不久前才結束,飄盪在大氣中的觀眾吶喊聲還未散去。我們一時興起,列隊站在起跑線上,在領隊的一聲號令下,各個卯足勁奮力往前衝,想像自己就是兩千多年前在這裡參加賽跑的選手,耳邊響起觀眾的吶喊聲(其實是負責拍照的其他團員的笑鬧聲),一下子就跑得氣喘吁吁。

 我因為先前做了點功課,才知道著有《理想國》一書的柏拉圖,竟然是當年奧運會上「自由搏擊」項目的衛冕冠軍,與他名字相關的platon,在希臘原文裡的涵義就是「寬肩膀」。還有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德謨克利圖斯、畢達哥拉斯等哲學家,醫學之父希伯克拉底、甚至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等人,也都是當年奧運會上的選手。

 跑完賽跑,站在古代奧運競技場裡的我,很難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當年在這裡於眾目睽睽之下,赤裸著身體展現他們力與美的情景,跟「沒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些哲學箴言聯結在一起。

 但這是我受限於自己的狹隘觀念。一個哲學家當然可以成為體育健將,最少應該是運動的愛好者。古希臘有句名言:「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現在英文裡的academy(學院、學會)就是來自希臘,原意為運動場,因為運動場正是有志青年聚集的地方,柏拉圖等哲學家就在這裡舉行哲學、社會和人生問題的討論,結果運動場才因而演變成學術論壇。

 運動帶來哲學,健康產生智慧,古希臘的哲學與智慧正是植根於運動和健康身體的基礎上。我不僅需要運動,而且必須熱衷於運動,這樣才能有更健康的身體,孕育出更光燦的精神世界。

  一向不太喜歡運動的我,旅行到奧林匹亞,因而產生一個渴望改變的想望。

 (文:2024 / 12 / 23  照片:2016 / 2 / 2)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