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好幾間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寺廟,今天單表金閣寺與銀閣寺。
我是在大學時代讀了三島由紀夫的小說,才知道日本京都有間絕美的金閣寺。真實的金閣寺在1950年被一位實習僧人放火燒毀,三島即根據這個事件寫了一本《金閣寺》。在小說裡,實習僧人溝口雖然極為讚頌、崇拜金閣寺的美,但卻因那種美嚴重阻礙了他的現實生活,所以在最後乾脆放一把火,「毀滅」金閣寺那種讓他「無法忍受」的美。
三十幾年前,曾帶兒女參加旅遊團遊過京都,但只去了東大寺,金閣寺卻失之交臂(忘了原因),成了一大遺憾。十年前,人已在大阪,隔天欲前往京都,又因接到母親病危通知匆匆趕回台灣,再次向隅。今年七月,在女兒的安排下,終於順利前往京都,到金閣寺一遊。
我們現在看到的金閣寺,是1955年依原貌重建的。雖然已多次看過照片和影片,但第一次親臨現場,前後左右從各種角度遠觀細瞧,感受還是很不一樣:
金閣寺的正式名稱為鹿苑寺,是1397年日本室町時代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所建。寺內的核心建築舍利殿,共有三層:第一層阿彌陀殿是日本寢殿造的型式,第二層潮音閣為日本武士家宅型式,第三層為佛室和究竟頂,屬於大唐佛寺風格,塔頂有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它可以說是融合了中日建築風格的經典之作,因為二、三層的外牆都以金箔裝飾得光彩奪目、美侖美奐,所以才又被稱為金閣寺。
舍利殿外有著洄游式的山水庭園,前方則是一汪鏡湖,金碧輝煌的舍利殿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美不勝收。湖中更有一形如要揚帆出航的「陸舟之松」,據說就是足利義滿所手植。
雖然我們無法看到舍利殿的內部,但從外觀即可飽覽、感受它的美,那不只是宗教上、建築上、生活上的美,更有一種雄心壯志所營造出來的登峰造極、奢華逼人的絕美。難怪有人在讚嘆之餘,會覺得它「美得讓人無法忍受」。
我們轉而來到與金閣寺相呼應或做對照的銀閣寺。
銀閣寺正式名稱為慈照寺,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足利義滿之孫)於1482年所建,建築主體為觀音殿,分上下兩層:底層為心空殿,是日本普通住宅風格;上層為潮音閣,是唐朝風格的佛殿。整體外觀保持所用木材的原色搭配白牆,給人簡單樸素的感覺。而觀音殿前的錦鏡池與用白沙礫舖成的枯山水庭園,也顯得相當幽靜空靈。
如果說金閣寺代表的是一種奢華、極致、無法再添加的絕頂之美,那麼,銀閣寺當然也很美,但讓人想到的卻是簡樸、謙抑、美中不足、有所欠缺的美。它在日本文化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做「侘寂之美」,是一種獨特的日本美學概念。
事實上,足利義政在興建慈照寺之初,就懷抱想要勝過祖父金閣寺的雄心,無奈發生「應仁之亂」,國庫空虛,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用銀箔來裝飾外面牆壁(所以被稱為銀閣寺);但後來又因足利義政突然過世,連銀箔也沒裝,保留材料的原色與白牆,成了真正未完成、殘缺的作品。
不過它也因此反而成為另一種更耐看、更輕鬆自在、更值得期待、更需要大家懂得欣賞的、不完美的美。
一個人的人生閱歷越多,就越能欣賞這種美。這也是我在為金閣寺的美發出讚嘆後,會覺得銀閣寺的美更耐看、更值得欣賞的原因。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有所欠缺的,像三島由紀夫小說裡的實習僧溝口患有口吃、又長得不好看,如果他能安於、懂得接納、珍惜、欣賞這種殘缺之美,他就不會在對金閣寺的絕美發出讚嘆之後,又覺得它難以忍受而必須去燒掉、毀滅它。
令他難以忍受的其實是「不完美的自己」。能接納、欣賞不完美、殘缺的「侘寂之美」是一種難得的生命智慧。
(文:2024 / 11 / 21 照片:2024 / 7 / 1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