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01 蘇非詩人魯米在此安息與發光

瀏覽次數: 55

 2014年9月上旬,我們來到位於土耳其孔亞的梅夫拉納博物館。

 這裡原是回教蘇非教派的修道院,也是蘇菲教派和旋轉舞的創始人魯米(Mehmed Rumi)的長眠之地(1273年去世),追隨者尊稱他為梅夫拉納(Mevlânâ),意為「我們的導師」。

 如今的梅夫拉納博物館除了有魯米的陵寢、遺物與詩稿外,更有回教的珍貴聖物、穆罕默德的一撮鬍子等,每年至少有150萬人來造訪,已成為穆斯林的朝聖之地。

 我們來時,人潮洶湧。原本只是觀光客的我,來到這裡,也成了一名精神朝聖者。年輕時候初讀魯米的詩文,立刻為之傾倒,也愛上了他所創立的蘇菲教派和旋轉舞。

 蘇菲之於回教,就像密宗之於佛教,但我喜歡魯米的神祕主義。是他,教導我神祕主義可以如此地慧黠、開闊而光燦。是他,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在梅夫拉納博物館內外,置身於眾多的觀光客和朝聖者之間,魯米的詩句開始如旋轉舞般在我腦中迴旋:

 「石榴花叢裡有光,有酒,有石榴花/你不來的話,這一切都了無意義/你來的話,這一切也會變得了無意義。」

 如今我來了,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因為魯米你而充滿光彩與意義;但如果不是因為魯米你,這一切對我也都將失去光彩與意義。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