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862-1024x684.jpg)
新疆我們去過兩次,一次是參加旅遊團(絲路之旅),一次是與友人自由行。但新疆實在太大,即使去了十次,也不能說對新疆有多少認識。不過雖然只去了兩次,我們卻到了跟哈薩克共和國交界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
一般旅遊團根本不會來這裡,我們來,主要是想來看跟歷史與文化相關的兩個古蹟或遺跡。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882-1024x684.jpg)
先說「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它位於與哈薩克共和國的邊界河蘇木拜河200米左右的格登山(海拔1900多米)上,格登山之役是乾隆年間清軍平定蒙古準噶爾部叛亂的最後決勝地,此後,西域全境及納入清朝版圖。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874-684x1024.jpg)
我高中時代讀歷史課本,對平定準噶爾的戰役印象深刻,今天能親臨古戰場,也有特別的感受。其實,準噶爾、蒙古、清朝、哈薩克等等,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我之所以「有所感」,應該說是對自己過去生命中所受之「洗禮」的一種回響吧?
在傳統城樓的建築裡,我們看到已經有點風化斑駁的勒銘碑,碑文有四種文字,陽面為滿文與漢文,陰面為蒙文及藏文。漢文碑文由乾隆帝親自撰寫,其他語文則是翻譯自漢文。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883-1024x684.jpg)
看完勒銘碑,我和妻子在緊鄰哈薩克共和國的山邊拍照留影,然後望著下面的田野與人家,感覺跟這邊也沒有什麼差別。兩邊住的應該都是以哈薩克族為主,區分「你我」的只是人為的疆界。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876-1024x684.jpg)
聽說在光緒八年,清廷與俄國簽訂《伊犁界約》時,格登山已被俄國占領,但因發現這個勒銘碑,清廷認為「此乃吾家舊物」,在反覆力爭之後,格登山才又劃歸中國所有。這大概是乾隆皇帝連作夢都想不到的吧?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941.jpg)
然後,我們轉而來到「草原石人區」。在新疆北部某些地區的草原上,不時會出現一尊尊用整塊岩石雕鑿而成的人像,全部是男性,而且全部朝向東方。除了昭蘇縣,新疆境內已發現兩百多尊;而在中亞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蒙古國也都有這種石人雕像的存在。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944.jpg)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949.jpg)
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石人應該是突厥文化的遺跡。突厥人在西元六世紀中葉建國,到公元九世紀中葉滅亡,目前發現的石人都在當年突厥汗國的境內,大多做配有刀劍的武士裝扮,但也有手執酒杯的,很可能是為紀念死者而製作的,類似漢人墓前的石像。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955.jpg)
《隋書.突厥傳》記載:「有死者停屍帳中……擇日置屍馬上而焚之,取灰而葬。表木為塋,立屋其中,圖畫死者形儀及其生時所經戰陣之狀。嘗殺一人,則立一石,有至千百者。」
但到十一世紀,突厥人退出中亞歷史舞台,石人文化也隨之衰退,終至徹底消失。只在長青的草原上留下一些殘跡,供後人憑弔。
![](https://ycwang-world.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395.jpg)
我願意相信:每一個石人,都是曾經存在過的突厥人。他們默默地站在草原上看著塵世的興衰,看得自己都變模糊了。
(文:2025 / 1 / 2 照片:2013 / 8 / 2)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