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天津海河東側的獅子林橋頭往前看,可以看見一座類似巴黎聖母院的教堂,那就是有名的「聖母得勝教堂」,俗稱「望海樓天主堂」。
近前觀看,可以發現它是一座哥德式的教堂,塔樓呈筆架式結構,整體對稱、莊嚴而又典雅。它最早是由法國神父謝福音於1869年拆除原有的望海樓,改建成天主教堂,取名「聖母得勝教堂」有頌讚聖母和慶祝第二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意。但這樣的命名似乎也預示了它將陷入歷史與文化糾纏的命運。
我們現在看到的天主堂是在1983年重新修復的,大門深鎖,無法入內參觀。教堂右側一塊斑駁的大理石看板上有字跡模糊的「天津教案遺址」說明。沒錯,這裡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歷史課本裡讀到的「天津教案」發生的地方。
1858年(咸豐八年),清廷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除賠款、開放更多通商口岸外,英法人士還可在中國各地自由傳教、旅行,在華犯罪更享有領事裁判權,不受中國法律約束。這使得華人和西方人間的矛盾衝突日趨激烈。
望海樓天主堂開設有收容棄嬰的育嬰堂,1870年6月,天津部分民眾開始謠傳教會利用育嬰堂殺害嬰兒用來製藥,越傳越離譜,數千民眾聚集教堂門口示威。在交涉過程中,法國領事擊傷天津知縣的一名隨從,導致領事被憤怒的天津民眾毆斃,望海樓被焚毀,短短時間內,有10名修女、2名神父、領事館人員、僑民及三十多名中國信徒被殺。
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七國軍艦集結天津、煙臺一帶。慈禧太后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到天津查辦,李鴻章協同辦理,將天津知府和知縣革職充軍,處死禍首水火會16人,充軍25人,再度賠款道歉,才算平息。
1897年,法方用清廷賠款在廢墟原址重建望海樓天主堂。但到了1900年,望海樓天主堂再次被義和團燒毀,引來八國聯軍。1904年,法方又利用清廷的庚子賠款依照原樣重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望海樓天主堂嚴重受損,198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撥款重新修復。1988年,望海樓天主堂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果說天津望海樓天主堂的故事是中西方近代歷史與文化糾纏的一個縮影,那麼在海河對岸不遠處的天津天后宮,說的則是另一個故事。
天津天后宮奉祀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媽祖林默娘,始建於1326年(元泰定元年)。元朝定都北京後,除原有的大運河漕運,另闢海上運輸線供應民生用品,但不時有船難發生,因而在此地建廟供奉媽祖(海上女神),並加封祂為「天妃」以庇佑海運平安(天妃宮到清朝時才升格為天后宮)。
天妃(后)宮最初是船工祭祀媽祖與舉辦酬神賽會場所,後來,沿著兩側街道形成商業市集(也就是現在的古文化街),因此而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它在1403年(明永樂元年)又經過重建,重建後的天妃(后)宮頗具規模,由戲樓、幡杆、山門、牌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組成,後來又新添建了關帝殿和財神殿等,成為天津人的信仰中心,一般稱之為「娘娘宮」。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后宮被視為「四舊」,包括前殿、牌樓、戲樓等都被紅衛兵無情地摧毀。改革開放後,才又慢慢恢復舊觀,我們從古文化街區來到天后宮時,發現山門及部分地區又在整修。
天津天后宮與福建莆田的湄洲媽祖祖廟、雲林北港的朝天宮並稱世界三大媽祖廟。我的感覺是它比北港朝天宮的規模要大一些,而且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除了廟宇的建築形式,連媽祖神像的造型、服飾也不太一樣。但我在後殿附近流連時,聽到透過麥克風傳來的誦經聲,似乎又是閩南語發音的腔調與熟悉的韻律。
聽說以前天津人在新婚時都會來朝拜天后娘娘,祈求媽祖能保佑他們早生貴子,並求取一個泥娃娃作為自己的孩子。我在台灣的媽祖廟倒是沒聽過有這樣的信仰和習俗。
讓我眼睛一亮的是發現宮內有一間「台灣媽祖殿」,註明「1985年復建。殿內供奉台灣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等與本宮結緣媽祖神像。」我往殿內瞧,終於看到我熟悉的媽祖,還有千里眼和順風耳;心情忽而變得非常複雜。
(文:2024 / 11 / 26 照片:2024 / 11 / 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