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13 來到通州的京杭大運河邊

瀏覽次數: 148

 從北京王府井搭地鐵,換了兩線,一個小時左右,即來到通州的大運河文化景區。

 通州是當年從杭州到北京的京杭大運河的終點站或轉運樞紐,也可以說是大運河所孕育的一座歷史名鎮,古蹟甚多,但我們主要看跟運河相關的部分。

 走出地鐵站不久,就可看到前方有一座高聳的佛塔,那就是有名的燃燈塔,它是大運河北端終點的標誌建築,「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說的正是在船上遠遠看到這座高塔時,就知道已經到了通州。

 我們走進公園,朝燃燈塔的方向走去。公園內花木扶疏,景色秀麗,很多都是台灣難見的品種。

 燃燈塔是北周時期所建的鎮水土塔,遼代重建磚塔,放置燃燈佛舍利子,成了佛塔,但也兼具鎮水保佑漕運之效。塔旁有佛寺,後面還有通州文廟。

 參觀完燃燈塔和文廟後,我們沿著葫蘆湖來到一個亭子。一名中年男子自得其樂地在亭子裡唱京戲,旁邊的一個告示牌寫著「驗糧亭」三字。

 出了公園,馬路通往一座橋,橋旁有「大運河 北運河交叉口」的石碑,橋下是通往北京城的通惠河。

 往回走,可看到一座正在維修中的古樓,名為「大光樓」。大光樓前有一座長拱橋,橋下就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

 看了一些告示和說明,終於弄明白:在過去,從南方滿載糧食、建材的大船,沿著大運河來到大光樓前,必須在此通過官員的查驗(所以大光樓又稱驗糧樓),然後在石壩碼頭將漕糧裝袋,在葫蘆湖轉換小船,再沿著通惠河運往京城。

 我站在大運河終點的拱橋及通惠河的橋上,看著下面靜靜流淌的河水,想像當年浩浩蕩蕩首尾銜接的運糧船隻,還有前往北京的大小客船,在前後多如過江之鯽的船客中,應該有百餘位是從台灣到北京參加殿試的舉人吧。但……,一切既往矣。

 我們從正在整修的大光樓前,沿著運河邊往南行,沿途的步道、景觀與建物都相當潔淨、典雅、東西合璧,讓人看了覺得舒坦愜意。聽說改革開放前,失去運輸功能的大運河臭不可聞,兩岸也荒蕪雜亂不堪,但經過整治後,已成為一個頗受歡迎的遊憩景區。

 走到運河邊,發現不少釣客在岸邊釣魚。我們往左看,看到的一座傳統的七孔拱橋;朝右看,則是一座相當流線新潮的現代橋梁,新與舊各據一方,就在眼前分庭而不抗禮,感覺也不錯。

(文:2024 / 11 / 10  照片:2024 / 11 / 2)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