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05 夜宿六祖惠能曹溪祖庭

瀏覽次數: 24

 2013年8月,我們與友人來到嶺南韶關曹溪畔的南華寺。

 南華寺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三年(502年),由梁武帝賜名「寶林寺」;北宋時,又由宋太祖賜名「南華禪寺」,沿用至今(中間也有過幾次易名,從略)。因為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在此宏揚「南宗禪法」,也是他圓寂後的金身所在,所以亦被稱為「六祖祖庭」。

 在歷史上,南華寺曾多次毀於戰火,一再生滅,我們來時所看到的南華寺,主要是1934年後虛雲和尚募化重修的。

 因為我從過去的閱讀中認為,六祖惠能不只是一代高僧,更是讓我佩服的一個偉大思想家,有此機緣來到他當年弘法的地方,我自然是欣喜無比。

 來到寺中已是下午,有法師接待我們,帶我們四處走,然後到齋堂用餐。「齋堂」二字,是當年蘇東坡南貶,順遊南華寺時所手書,再由虛雲和尚重雋。晚上就在香客大樓住宿。長夜漫漫,拿起法師所贈《六祖壇經》,在燈下翻閱。

 想起蘇東坡的一個故事:他當年夜宿南華寺時,在燈下翻讀《傳燈錄》,燈花墜落卷上,燒掉一個「僧」字,自覺是僧人轉世的他因而在窗間題了一首詩:「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傳燈;不覺燈花落,荼毒一個僧」。年少時讀此故事,印象深刻,並心嚮往之。

 想不到今日居然也來夜宿南華寺。只是天氣炎熱,蚊聲嗡嗡,讓我成了「曹溪夜岑寂,燈下讀壇經;不覺巴掌落,斷滅一蚊叮。」看著胳膊上血肉模糊的蚊子,有一點罪惡感,但心想一度吃肉邊菜的六祖惠能,應該不會怪我這無心之舉吧?

 第二天一早,在蟬鳴鳥叫聲中醒來,漱洗完畢,又和妻子四處走走,清晨的南華寺寧靜祥和,我們登上「天下寶林」的牌樓,在「應無所住」與《六祖壇經》的碑文下留影,滿心歡喜。

 如今的南華寺幾乎已沒有惠能當年留下的痕跡,雖有傳說中惠能顯現神通的地方,但對這種穿鑿附會,我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不過因為惠能曾在這裡駐錫傳法,所以南華寺有一座其他寺廟沒有的六祖殿。殿內的佛龕上端坐著身披袈裟的惠能,不是塑像,而是他的「真身」。寶相漆黑,莊嚴而又慈祥。

 惠能的真身,讓人想起所謂的「肉身不壞」。當然,我可以理解這是當年惠能的弟子們不忍師父就此灰飛煙滅,而想出來的一種懷念或紀念方式,但我所理解的惠能認為「本來無一物」,法門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佛菩薩就在自己心中,身外哪有什麼佛菩薩?更何況是「肉身菩薩」?對將他勢必腐朽的肉身做成金身供人瞻仰,他本人應該會很不以為然吧?

 有人可能會嘲笑我不食人間煙火。佛法要能傳遞下去、延續不絕,靠的不是佛經裡的抽象觀念,而是需要各種具象的佛寺、佛菩薩塑像、各種文物、大師的不壞金身(真身)、舍利子、僧尼等。不是惠能需要真身,而是眾生需要真身,真身需要惠能。信眾們虔誠的心需要有一個具體的「住」處。

 但就是為惠能保留了真身,而在文化大革命時,高呼「打倒牛鬼蛇神」、「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南華寺,老大不客氣地用菜刀在真身背後砍開一個洞,雖然看到了肋骨,但也看到裡面有鐵桿支撐、麻布包裹,因此斷定「真身是假」,而運著惠能真身在韶關的大街上遊街三天,向圍觀的群眾展示:「請看六祖惠能的真面目!」幸好後來有中共高層出面,說惠能真身是必須保護的重點文物,才沒有受到進一步的破壞。

 如果不是當年弟子們多此一舉,讓惠能在圓寂後即隨風回到來處去,他又何必受此凌辱?但如果堅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韶關的南華寺變成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塊空地,那我還會千里迢迢地來此瞻仰、甚至還能在此過夜嗎?

 來到韶關南華寺,住了一晚,觸目所見讓我心中五味雜陳,默默決定回台灣後,要寫一本書,談談我對《六祖壇經》、中國禪宗、六祖惠能的看法。(書已在2018年出版,即《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

(照片攝於2013 / 8 / 8,9)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