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04 南王部落的巴古瑪旺傳統屋

瀏覽次數: 128

 去年(2024)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新聞:在台東市,具有十多年歷史的南王部落地標「Pakumawan(音譯巴古瑪旺,意指標誌、標的)」,以傳統工法製作的少年集會所,如今成了危樓,正進行拆除。

 我看了所附的照片,感覺似曾相識。翻找過去到台東旅遊的照片,發現我們在2011年到台東參觀卑南遺址公園時,曾順路去看看。看照片,覺得當時巴古瑪旺的傳統屋舍都還相當新穎、牢固,想不到十幾年後,竟然成了危險建物,而面臨被拆除的命運。

 自古以來,卑南族南王部落許多重要祭典都在巴古瑪旺舉辦,2009年,部落有心人士為了恢復傳統文化與建築工藝,而向原民會申請補助,以傳統的竹編技術興建傳統的少年集會所與相關建築,希望能藉此帶動觀光,保存文化並繁榮地方。後來還在周末假日,開辦結合美食、音樂、藝品的「巴古瑪旺創意市集」。

 我們來時,也許不是假日,並沒有看到什麼市集,似乎也沒有什麼遊客,不過在少年集會所還是有專人為我們介紹集會所的功能、部落的習俗與精湛的竹編技藝等,讓我們彷彿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因新奇而發生讚嘆。

 在我們又自行瀏覽周遭的一些建築、雕刻、圖騰柱、彩繪等之後,整體感覺似乎太過靜態,缺乏讓人想進一步了解的途徑。我們因對歷史文化有較多的興趣,所以會專程來參觀,但看了還是覺得有點單薄。而對一般觀光客來說,恐怕會更覺得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但即使大家很有興致地這裡走走、那裡看看,然後大開眼界地離去,這對「繁榮地方」又有什麼幫助?特別是為了「保存傳統文化與建築工藝」,就必須使用古老易朽的簡單材料去搭建,在缺乏商機與維護經費之下,它們很快就會因殘破不堪而讓人搖頭太息,這不正是台灣不少觀光景點最後會落入的窮途與宿命嗎?

 根據報導,當巴古瑪旺的傳統屋要被拆掉時,部落裡的看法兩極:有人認為「這根本不代表什麼」、「我們還有其他聚會所且堪用」;但有人認為:「建築物從來都不是重點,當年老人家帶著年輕人一起蓋,它見證那些死去的老人努力,年輕人學到傳統才是重點」。

 大家都認為我們應該保存歷史、文化的記憶與技藝,但什麼才是「重點」?要如何花費與經營,如何吸引一般人去認識、親近它們,恐怕才是大家更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文:2025 / 2 / 26  照片:2011 / 9 / 8)

分享: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