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浪聲中醒來,開窗見海,晨曦已將天上的碎雲鑲上金邊。
彷彿聽到某種召喚,我們走出「椰子海岸」民宿,穿越公路,走進都蘭灣。站在礫灘上,靜靜觀賞太陽用他的光筆在這山海交錯處譜寫的美麗詩篇。
能來這裡真好。真該感謝楊台山老師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到台東的均一中小學演講,而且安排我們住在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和妻子開始在礫灘上搜尋不確定之物。撿起一枚如圓卵般的大理石,粗細不一的灰黑線條在晶瑩的白石上蜿蜒薰染,恰似一幅寫意的國畫,默默地期待我的想像。
因為向學生推介、團購我的《蟲洞書簡》,而使我們與楊台山老師結緣,又因為他邀我到中壢高中演講,而讓我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前方有幾叢巨大的礁岩,我們好奇走去。發現在暗黑的岩塊中有很多層次分明、凹凸有致的乳白色構造,雖然不知它的名稱,但應該是久遠年代之前,珊瑚、海葵、藤壺之類的海中生物留下來的遺跡,在千萬年的板塊移動與潮汐侵蝕後,成了這副模樣。昔日活生生的記憶都已被折疊進浪濤聲裡,消散在海風中。
我的撰寫《蟲洞書簡》是因為有一天將好幾本《筆記小說大觀》放回書架,從國家圖書館返家,看到在燈下做功課的兒女,忽然驚覺自己疏忽了做一個父親的責 任。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跟他們說,於是開始了第一封書信〈鏡裡朱顏〉,寫給兒女的信慢慢變成寫給青少年的信,最後成了寫給年輕時候自己的信。
回到民宿,在一樓餐廳悠閒地享用豐盛的早餐。望向窗外,一輛汽車緩緩駛過濱海的公路,忽然想起,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也和妻子帶著兒女開車經過這個地方,那消散的記憶又重新聚攏過來,在腦海裡成為鮮明的影像。
我會到國家圖書館閱讀《筆記小說大觀》是因為我……,「如何?這裡不錯吧!我們早該來這裡了!」妻子的話打斷我的思索。我愣了一下,然後有點神祕地說:「其實,我早就決定要來這裡了。」因為我忽然醒悟:
三十年前的一個因為,甚至是四十年前的一個選擇,使我今天出現在這裡。
我為什麼會在這裡?因為我在冥冥中選擇來到這裡。所有的旅行,都是一種回憶;所有的未來,都已埋藏在過去裡,等待被發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