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33 在冬山河生態綠舟中倘佯

瀏覽次數: 66

 人間四月天,我們從中和來到了冬山河生態綠舟園區。它是冬山河經過整治後,在中上游出現的一個適合旅遊休閒的公園,2016年才正式開放。

 位於下游的冬山河親水公園與傳統藝術中心開放較早,孩子還在讀中學時就帶他們去過,而且先後還去了好多次,但已事隔多年,要做紀錄恐怕要舊地再度重遊,才能有更貼切的感受。

 所以先從東山河生態綠舟談起。園區占地18公頃,是由冬山河的新舊河道、灌溉大排所環繞的一大片水岸微坡林地。原由公家經營,我們來時剛委外經營不久,入園劵30元,相當低廉。

 一入園,迎面就是一大片青翠的草坪,草坪盡頭的河道裡有觀光船緩緩滑遊,更遠處則有綠樹、鐵橋、山丘、小屋、繁花,視野遼闊,而又美得像一幅畫,讓人心曠神怡,直覺來對了地方。

 我們愉快地沿著小徑漫步,路邊不時出現用特殊材質刻鏤的梅花鹿、獼猴等動物,將綠野樹林點綴得更富生機。

 然後來到一座跨越冬山河新河道,名為「森之脈」的木橋,木橋上有各種型號火車的介紹看板,因為它比鄰的那座鐵橋,就是宜蘭通往花蓮的鐵道,如果機緣湊巧,就可比對正在穿越鐵橋的是什麼型號的火車。

 過了橋,來到「微笑水岸」,綠地裡有一些休閒設施和小舖。我們從這裡搭上數人同坐的觀光船,駕駛兼導覽,沿著曲折的河道向我們介紹兩邊的林相與鳥類(這裡是候鳥的重要棲息地),然後來到一個神祕的洞窟。

 當觀光船進入洞窟後,洞窟上方與兩側即出現藍色的光幕,上方還有點點白光,整艘船彷彿就在銀河裡漂流,如夢似幻,讓人不由得發出驚呼。

 但洞窟上方其實是鐵道,以人工方式將原有的涵洞鋪衍成水道裡的一個神祕空間,不得不佩服規畫者的設計巧思。

 出了神祕洞窟後,景觀也隨之一變,河道變小,兩側的雜樹林也變得濃密,四周靜悄悄的,又讓人覺得彷彿置身於袖珍版的亞馬遜河裡,真是不錯的航程。

 在繞了一圈上岸後,我們改用徒步,沿著剛剛河道岸邊的小路前行,然後走進那個神祕洞窟,又產生不一樣的感受。

 接下來,來到一個濕地教室的區塊,走過一座拱橋,看到當地農民原有的梯田、原住民的噶瑪蘭家屋與瞭望台等等。然後再前往「希望之丘」,登上景區裡的最高點——魔幻樹屋,在頂層一覽冬山河及周遭的森林景色,聽說天清氣朗時,還可看到太平洋的龜山島。

 最後,回到園區入口處,在附設餐廳點了海鮮披薩、雞排和咖啡,在水光山色前慢慢享用。美中不足的是,天上的雲朵逐漸轉黑,而且開始聚集,我們就把握時間,隨興盡覽餘暉下的美景,然後在山雨未來之前,興盡而歸。

 雖然只是散心賞景,也是新奇而美好的一天。

 (文:2024 / 12 / 11  照片:2024 / 4 / 19)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