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因為你的一位老友是來自那裡,就會對它產生某種特殊的情份,而想要去親近、認識。台南白河是妻子和我年輕時代就認識的畫家蘇國慶的故鄉,他是《健康世界》雜誌剛創辦時的美術主編,我們經常在一起談繪畫、文學、人生,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我們白河」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那一天從高雄田寮回台中,走國道三號,快到白河時,我說:「我們去白河看看吧!」妻答:「好啊!」於是,我們就來到了白河。
白河,因有發源於台南境內第一高峰大凍山的白水溪流貫區內,故名「白河」,是個很有藝術氣質的地名。以前帶父母去過關仔嶺溫泉風景區,但今天,我們想去看蓮花。
今天,台灣有很多地方可以賞蓮,北部的桃園觀音、新北的雙溪、金山都有,也都去過;但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白河蓮花,卻因路途遙遠而一直失之交臂。從1970年代開始,白河即有大量種植蓮花的專業區,至今蓮子的產量常年佔臺灣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從交流道下來不久,路邊即可看到不少盛開的蓮花(2024年的白河蓮花季從5月5日開始),我們隨興之所至下車拍照,但並沒有停留多久,因為此行主要的目標是想去廣達四公頃的蓮花公園。
也許不是假日,或位置偏遠,蓮花公園的遊客並沒有很多,不過景致卻和其他地方大異其趣。因位於丘陵地帶,蓮花田就在谷底的平地上,蓮花田旁有木棧道通往高處的觀蓮亭與賞景樓,站在樓亭內居高臨下,對周遭的紅蓮、白蓮、稻田、農家等都可一覽無餘,是在別處看不到的美景。
公園內還有一個長亭,以馬賽克鑲嵌畫描繪蓮鄉農家一年四季的工作:春天植蓮、夏天賞蓮、秋天採蓮、冬天收藕;畫面拙樸而充滿野趣,讓人看了就彷彿回到童畫世界,很自然地發出會心的微笑。
時間剛好是午後兩點多,應該是喝下午茶的時間,我們在園內的小攤買了一瓶蓮藕茶,坐在蔭涼處,邊喝邊欣賞眼前的綠葉紅蓮,想起老友蘇國慶所說的「我們白河……」今天總算來到了白河,雖然沒有進入市區,但能來到這裡似乎更好,讓我們看到了最想看的白河的一個面向。
在向農會產銷班買了兩份藕粉後,開車朝嘉義水上的方向前進(預計由水上交流道上國一回台中)。沿路都是第一次經過的鄉間道路,想像青少年時代的蘇國慶可能也是走這條路去讀他的嘉義中學,陌生的感覺就逐漸變為溫暖。
(文:2024 / 6 / 17 照片:2024 / 5 / 29)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