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13 飛番程天與和他的墓

瀏覽次數: 114

 在北頭洋文化園區眾多關於西拉雅蕭壟社的實體與圖文介紹中,我們看到一個非ˋ常突出的蕭壟勇士——「飛番」程天與。

 其實以前就在新北投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看過關於他的簡介,這次,終於親自來到他的家鄉。

 據傳蕭壟勇士程天與有飛奔絕技,曾被帶到北京,在乾隆皇帝御前表演。他頭髮懸繫百餘銅錢,與駿馬競跑,竟然疾馳如飛,馬奔不及,而得「飛番」之稱號,並且得到乾隆賞識,允許他們父子能「面君三次」。

 可能也因為這個原因,有不少善跑的蕭壟社年輕男子後來即被官署徵召,擔任遞送公文的任務。

 台灣很多平埔族都有類似馬拉松競賽的「走標(鏢)」活動,也可說是考驗年輕人體力的一種儀式。台語的「走標」(賽跑)跟平埔族的這個儀式應該有所關聯。

 蕭壟勇士「飛番」程天與不只受西拉雅人傳頌,北頭洋還有他的墓。我們用谷哥導航,在距離北頭洋文化園區不遠處的一個路邊,看到「飛番墓碑沿革」的告示。

 但告示牌後方卻是一大片有半人高的蔓草,根本看不到什麼墓碑。不想輕易放棄的我們,看到遠方有農家和叉路,於是走過去詢問一位農夫。然後依他指示,沿著小路往前走,看到第一棵樹,彎進半人高的草叢裡。

 夫妻對看一眼。我撿起一根枯枝打草驚蛇,邊打邊走,最後終於在一堆草叢裡找到一個有三分之一已陷入土中的墓碑。

 墓碑上刻著乾隆丙申年(1776)桐月,「父子面君三次顯考諡天與程公之墓」,由程天與的兩位孝男及孫所立。想來能「面君三次」之說應該不假。

 據說這是台灣已知年代最久遠的平埔族的漢式墓碑,竟受到如此對待,實在讓人感到遺憾。

 雖然有點遺憾和辛苦,但靠著自力更生,總算找到我們想看的東西,也得到了某種滿足感。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