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06 被蜂炮硝煙遮掩的美麗月津

瀏覽次數: 5

 一提起台南鹽水,多數人想到的就是蜂炮。每到元宵節,已成為國際知名慶典活動的鹽水蜂炮,就會成為大家注目的焦點。從電視報導可見,節慶期間,當遶境的神轎來到,公家與民間的蜂炮就如蜜蜂般四處亂射,轟隆巨響,煙霧漫天,而全身包得密不通風的抬轎者與犁炮者也跟著東踩西竄,讓人看得血脈賁張。

 我們在夏日的近午時分來到鹽水,當然不是為了看蜂炮,而是先到老街上吃一碗鹽水意麵。聽說鹽水意麵是台灣意麵的發源地,製麵過程不加一滴水,完全用鴨蛋取代水分,而且用冰塊來降溫,所以麵條軟嫩滑Q,又保有麵粉筋性。在老街附近正有不少標榜鹽水意麵的店家,我們想彼此應該不會差太多,就隨興找一家,點了乾意麵和小菜,也無法描述有何特色,反正不錯吃就對了。

 走出麵店,發現老街兩邊有不少巴洛克式建築,顯示這裡曾經是個繁華的街市。沒錯,鹽水其實是個很有底蘊的小鎮,台灣有句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今天的鹽水在清朝時就稱為月津港,因河道狀如新月而得名,它是當時台灣南部倒風內海(位於台江內海之上)最重要的港口,客商雲集。

 但隨著時勢的變遷,盛況不再,如今只剩下這些巴洛克式建築,還有依然佇立於老街中心的八角樓,讓人懷想這裡曾經有過的繁華。

 八角樓建於一八四七年(道光二十七年),是當時糖郊「葉連城」商號主人葉開鴻及四個兒子花十年才建成,為佔地三百坪的三進大厝,建材全是來自大陸的福州杉與磚石,是當時台南地區數一數二的豪宅大院。甲午戰後,八角樓曾被徵收做為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的下榻處與指揮所,如今庭院內還留有一塊紀念石碑。

 現存的八角樓,是因為二樓的木造迴廊呈八角形狀而得名,其實只是當初的第三進而已(其他則因地震等原因而毀損被拆除),但從這一小部分仍可窺見當時建築之細膩。宅內還由台南市文化局特別展出二十四幅珍貴的老照片,帶領大家走進歷史,感受月津港的百年風華。

 在八角樓周邊,還有以紅磚鋪面的連成巷、一銀巷、王爺廟巷等類似鹿港老街的「月港詩路」,雖然不若鹿港老街那樣多彩與熱鬧,但走在安靜與拙樸的小巷內,卻也讓人感覺另有一種幽雅的韻味。

 回到老街往下走,發現有介紹鹽水歷史的月津故事館、月津文史工作室,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修德拜亭廣場」,這裡原本有一間建於一九一九年的修德禪寺,在遷往他處後,留下殘存的拜亭,經過重整,成了一個蠻有現代感的拜亭廣場。

 繼續往前走,來到鹽水大眾廟前的聚波亭,一塊巨石上刻著「聚波漁火」四個大字,它是當年的月津八景之一,站到旁邊的小丘上,可以看到一條河道、河上一座長橋,橋側寫著「歡迎蒞臨古月港」,橋邊有「碼頭」兩個大字。

 看板說當年晚上站在這裡,可以看到數百艘船隻停泊在波浪起伏的港邊,滿江漁火與水光相互輝映的美麗景象。但這種美景,如今連在夢中恐怕都已難覓。

 看完想像的「聚波漁火」,忽然想喝杯咖啡,於是又回到老街上,發現一家小小的「與山咖啡」,是兩個小女生開的店,看看裡面的布置,在小鎮老街上算是很新潮的。

 長久以來,我們不管到哪裡,在午後兩點多,總要找個歇腳處喝杯咖啡,找不到,就會覺得行程少了一塊。以前,還在臉書特別闢有「兩個人的咖啡地圖」欄目,而專程到各地喝咖啡,並留下紀錄。但後來覺得只談喝咖啡太扁平,才將它納入以歷史文化為主軸的旅途見聞中。

 像今天,在「與山咖啡」意外看到下港女子所著的《裏嘉義》這本書,稍微翻一下,就讓我得到不少寶貴的資訊。平常很少逛書店的我,說來慚愧,只有在悠閒地喝著下午茶的時候,才會隨手拿起手邊一本沒看過的書來看看。

 喝完熱美式,展開我們到鹽水的下半場活動。雖然無緣在元宵節來體驗蜂炮的盛況,但我們還是來到蜂炮慶典的發源地——鹽水武廟。可能剛好有什麼節慶,廟埕前排滿了祭祀牲禮,外圍則是鑼鼓喧天的歌仔戲、木偶戲、扮仙戲的戲棚。而手執關刀的巨大關聖帝君像則莊嚴地立在廟埕右側,無言靜觀眼下的芸芸眾生。

 武廟創建於一六六八年(康熙七年),在光緒年間,鹽水流行瘟疫長達數年,死者眾多,鎮上繁華不再,當地父老因而祈求關聖帝君在元宵節期間出巡遶境,庇護生靈;在神轎經過之處,居民便燃放煙火鞭炮。

 經過三天的遶境後,鎮上滿是煙硝硫磺味,瘟疫的疫情竟因此而減緩消失。隨後,每年元宵節恭請關聖帝君的神轎出巡遶境,大放蜂炮,就成了鹽水地區特殊的節慶活動。

 走進武廟的「關公文化館」,除了看到各種造型的關公神像外,還有眾多燃放蜂炮、亂箭四射的精彩照片,讓人如臨其境。心想原本只是一種地區性的民俗活動,在當地鄉親熱心參與,年年擴大舉辦後,不僅博得「北天燈,南蜂炮」的聲譽,更名揚國際,而被外國媒體評為世界十大慶典之一,這也是鹽水人的光榮。

 然後,我們來到已經有七十八年歷史的永成戲院。它是一棟經過整修的長型日式木造建築,雖然已在二○○○年歇業,但廣場前那輛掛著電影看板穿梭於大街小巷的三輪宣傳車,還有小兔子導演拍電影的開麥拉現場,仍讓人覺得生氣蓬勃。

 走進戲院,只見一排排充滿懷舊味的長條木椅,從高挑天花板垂下的吊扇,還有前方的老式銀幕,牆壁上古早電影的海報,就讓人彷彿進入時光隧道,回到跟父母一起去看電影的童年時代。聽說在特別節日,這裡還會放映懷舊電影,讓中老年人重溫舊夢,年輕人體驗不同的生命情調,應該也是不錯的活動。

 最後,我們來到月津親水公園,這裡原本是當年月津港的航道,但因泥沙淤積,後來竟淪為一漥漥髒臭的水塘,但近年來經過整治與改造,已經轉型成一個景色宜人的親水河域,幾座各具特色的橋樑將帶狀的河道分隔成數個水塘,塘水清澈,岸邊垂柳、綠樹夾道,漫步其中,讓人陶然忘機。

 從二○一二年起,這裡更配合元宵的鹽水蜂炮,舉辦月津港燈節,邀請國內外藝術家發揮靈感巧思,以月亮為主題,用光影藝術作品將月津港妝點得如夢似幻,再配合歌唱等活動,每年都吸引無數的觀光人潮,其熱鬧程度已不下於蜂炮。

 我們當然也是無緣觀賞,但心想蜂炮和燈節都只是一時的,我們還是比較喜歡隨時來都可以欣賞到的景致。像這樣,在黃昏時刻悠閒地走在親水公園的步道上,和迎面而來慢跑或散步的當地民眾打個招呼,反而讓我們覺得更溫馨與愜意。

 特別是在知道幾個月前才認識的陳永興建築師及它的水牛團隊,就是鹽水老舊街區與月津港親水公園改造的擘畫者、執行者後,讓我們來到鹽水,倘佯其中,更倍感親切與感謝。(後記:陳永興建築師已於2023年9月26日因車禍過世,讓人頓感人世之無常而震驚悲痛)

(照片攝於2023/8/9)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