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我們轉而來到玉井郊區,當年義軍與日軍發生激戰的虎頭山。
在山上的停車場停好車,登上虎頭山山頂,四野無人,看到一座「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高高聳立。碑座上有「忠義可嘉」四字,是民國七十年立的。
碑後的碑記說余清芳「乙未割台時,年僅十七,即投身義軍,奮勇與日軍周旋,事敗,復忍辱負重,遍歷窮鄉僻壤,宣傳抗日,又常進出齋堂,藉信仰說服信徒加入抗日行列……」
剛剛在山下的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2015年成立),看到的是余清芳在乙未割台後三年(1899)即進入日本在台體制,考選為警員,在阿公店支廳擔任巡查補,後因詐欺而被解職。1902年又在鳳山復職,1904年辭職,然後才開始出現反日言論。
兩相對照,讓人忍不住為紀念碑上的「政治愛國八股」搖頭太息。事實上,在日本人入台不久,余清芳即開始學日文,他比多數人都更早接受且進入日本體制,是在擔任巡查補時因詐欺及與長官衝突,才被解職與離職的。而在對原本擁抱的體制滋生不滿,參加反日的祕密結社時被破獲,又被押到台東浮浪者收容所管訓,使他更憎恨那個體制,進而想要推翻它。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余清芳的反日有民族大義的成分,但也必須承認裡面有不少個人的恩怨。關於歷史,我們需要的是有著複雜牽扯的真相,而不是想鼓舞人心、或者在反映論者好惡的簡單明瞭的意識形態。
很多人都說,因為噍吧哖事件犧牲的慘烈,讓當時台灣的有識之士醒悟,想以武力推翻日本統治只是以卵擊石,於是轉而採取非武裝的政治、社會運動。
也許吧,但也只是也許。站在虎頭山頂,看著下面的山河大地,不知是霧、是霾、還是水氣,而顯得有點模糊。
「蒼茫大地,誰主浮沉?」有人想為我們指點江山,而我們,只是兩個來此旁觀歷史,想用自己的方式對台灣多點認識的老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