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斗南,走進火車站旁邊的「他里霧文化園區」,才知道斗南舊名「他里霧」(Taliwu),那是這裡的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的社名,意為「一片蒼茫草原」,蒼茫草原裡有很多梅花鹿。

文化園區由廢棄的台鐵倉庫整建而成,委由虎尾科技大學進駐規劃,將園區分為「他里霧生活美學館」、「雲林環境教育館」、「68電影館」、「他里霧漫畫館」、「他里霧繪本館」幾個單元,不只招徠觀光客,也是雲林重要的兒童教育基地及在地民眾的文化生活園區。

在「他里霧生活美學館」,我們除了看到文化園區的簡介及舉辦的活動外,更以在地繪本《遇見他里霧》:由一個原住民洪雅族的男孩打鹿、六個來自大陸的唐山六小俠、一個因戰敗而要被遣送回去的日本女孩信子、還有一個斗南的現代女孩小莫和藍色大巨人他里霧間的童話故事來開啟斗南的前世今生,讓人覺得很溫馨。


更讓我驚豔的是在內部一個寬敞的空間,展示了斗南當地小朋友的繪畫和立體勞作作品,看著旁邊「我是小小藝術家」、「我愛家鄉他里霧」的說明,頗為感動,心想斗南的小孩從小就接受這種薰陶,將來一定會更愛惜自己的家鄉。

「雲林環境教育館」因故而暫時關著。「68電影館」則是斗南鎮獨有的數位電影院,裡面設有68個舒適座位,每個時段都會播放老少咸宜的各類電影,社區民眾及旅人只要登記即可免費欣賞。聽說鄰近鄉鎮民眾還會開車或坐車來觀賞。


下一個「他里霧漫畫館」,館內有多達16,000本的不同漫畫供民眾閱讀,另外還舉辦「創意手作體驗課程」,讓有興趣的小孩大人發揮想像力。



走進最後的「他里霧繪本館」,看到不少青少年還有親子在冷氣開放、開闊空間的舒適座位上很投入地在閱讀各種繪本,就讓人有幸福的感覺。館裡還有在地繪本《遇見他里霧》的執行顧問林吉芳、圖文作者莫爾、紀錄片導演李啟銓的介紹。


戶外有一條小河和紅磚道銜接五個館,小河裡還有水車、各種水生植物、小魚、小烏龜等,在各館內走累了,還可在此駐足,變換一下不同的視覺感受。

台灣很多地方都有由廢棄倉庫整修而成的文化園區,我們也去過一些,但感覺對「他里霧文化園區」的印象最好。它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且經過整體規劃,不只讓觀光客認識在地文化,同時也為在地民眾提供具體服務;不像有些市鎮在花費大筆經費整修完成後,就租給商家營運,而商家又各自為政,百分之九十都是在賣東西,價錢又特別貴,讓原本心懷期待的觀光客反而對該市鎮留下非常惡劣的印象(我們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舊倉庫重整,也有一些主客觀條件的差異,但我想主事者的眼界、存心與用心,還是會讓人產生截然不同的印象。
(文:2024 / 7 / 2 照片:2024 / 6 / 2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