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未曾特別撥出時間、或專程去看布袋戲,但從小到現在,陸陸續續也看了不少布袋戲。不過純屬「看」,只是欣賞戲中的掌中技藝、機關布景、口白、劇情,很少接觸布袋戲的歷史、文化、流派、演變等,在這些領域可說所知甚微。
這次來到虎尾的雲林布袋戲館,看到常設展區的「掌中風雲:叱咤武林展」,展出布袋戲的起源、演變與發展、角色與藝術及布袋戲在雲林等四大主題,正可彌補我在這方面的欠缺。
看了才知道,布袋戲起源於明末,最早的演出形式是單人、輕巧、搬移容易的肩擔戲(這我在北京地壇公園看過)。後來多人表演的布袋戲則集中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及東南亞華人地區,而以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
長久以來,布袋戲是節慶時才有的娛樂,屬戶外野台戲。生活水平提高後,開始有在戲院內的長期演出,而帶來各方面的改變。為了讓後排觀眾看清楚,戲偶開始變大,鑼鼓陣仗也改為音響配樂,室內燈光布景等便於操作,因此出現了瑞氣千條的金光戲,劇情和口白也都更精進,以滿足付錢入場之觀眾的需求。
雲林被稱為台灣布袋戲的故鄉,又可分為由黃海岱開創的「洲派」(五洲園)、鍾任祥開創的「閣派」(新興閣),與用詔安客語發音的廖來興「隆興閣」等。而其中又以五洲園的發展最具代表性。
1970年,由黃海岱次子黃俊雄在台視推出的《雲州大儒俠》一炮而紅,讓史艷文、藏鏡人等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也正式進入電視布袋戲的階段。1984年,黃俊雄的兩個兒子黃強華、黃文擇的霹靂布袋戲,又開啟了新紀元,除了在金光戲上加入電腦特效、動畫合成外,更擁有自己的有線電視台(霹靂台灣台)、自己的影音光碟發行銷售系統,可以完全照自己的理想去創作布袋戲。
2000年,霹靂製作的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票房破億,成為該年度台灣最佳的本地電影,隨後更外銷到美國與日本,台灣布袋戲也逐漸為是世人所知。1999年起,有關單位更每年舉辦「雲林國際偶戲節」,邀請各國的偶戲工作者來台,透過文化交流豐富大家的文化視野與藝術涵養。
雖然只是走馬看花,但總算讓我在短時間內補修了不少台灣布袋戲的學分,而覺得很踏實。因為多了這樣的知識背景,以後再看、再談或再想起布袋戲時,才可以有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文化深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