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39 風力發電站.女乩童.海空步道

瀏覽次數: 117

 從台17線轉進通往海邊的小路,周遭盡是一些魚塭和廢耕的田地,看起來有點荒涼。遠遠看見前方有數百根排列整齊、像風車一般的柱狀物,在陽光亮麗的藍天白雲下顯得相當突兀與詭異。那正是我們今天要造訪的王功小型風力發電站。

 開車或坐車經過台灣西部海岸沿線,都可以看到海邊或海中有一柱柱含有三個葉片的白色風力發電機,那三個葉片在風力帶動下,就會像風車般旋轉產生電能。但這裡的風力發電機屬於小型、垂直式的,形狀也不一樣;小雖小,不過四百多根密集、縱橫、整齊排列在淺水塭裡,看起來也相當壯觀。

 我們在路邊停好車,下車後才發現海風出奇地迅猛強烈,幾乎讓人站不住腳,帽子也差點被吹走。但四百多根發電機的葉片卻紋風不動,像四百多個小巨人般靜靜地站在那裡。進一步了解後才知道,這裡是台灣電力公司「風力發電十年發展計畫」中的第三期風力開發工程,已經完成多時,卻因執照與其他因素,目前尚未開始運轉。

 因為景觀特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已成為芳苑地區的一個熱門景點。我們也是看了網路上的介紹,好奇而來增廣見聞的。當然,今天從台中來到芳苑,也不是只為了看這個小型風力發電站,而是想去吃普天宮附近的蚵嗲。

 以前去王功漁港吃過幾次蚵嗲,吃久了難免會覺得有點膩。幾年前來過普天宮,知道附近也有賣蚵嗲的,所以想換個地方嘗嘗。

 芳苑的普天宮始建於康熙年間,主祀湄洲媽祖,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現在的普天宮是舊廟遷址新建,相當宏偉,是台灣第二大的媽祖廟。我們抵達時,剛好有外地神明與信眾來此進香聯誼,只見兩位「神明降乩附體」的女乩童,手執寶劍、神情恍惚地在廟埕前舉行拜廟儀式。

 類似的儀式從小看到現在,感覺儀式越來越簡化,動作也不再那麼激烈,以前那種用鐵絲穿過臉頰、用狼牙棒捶打裸露背部血跡斑斑的場面已很少再看見,特別是女乩童越來越多,都已不再裸露上身,用刀劍棍棒捶刺也都只是做個樣子而已,也許這代表了宗教信仰的「文明化」,無可厚非,但原本伴隨的「神秘性」似乎也跟著越來越稀薄了。

 普天宮對面剛好有一家世源炸蚵嗲,我們進去點了蚵嗲、古早味蚵仔煎、蛤蠣湯等,感覺還不錯,換換口味,最少能提供不一樣的新鮮感。

 飯後,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堤防上,再沿著「芳苑海天步道」的指標走下堤防,遠方有幾艘因退潮而擱淺在沙灘上的舢舨。步道入口由漂流木與貝殼製作的彈塗魚座椅應該是新設立的,記得上次來時並沒有看見。

 雖然是舊地重遊,但春天的陽光溫暖,海風也不大,兩旁泥灘裡的水筆仔和海茄冬迎風輕搖,也讓人覺得非常舒坦。記得上次來時,海風很大,妻子的一條絲巾還被吹落到泥灘裡,今日重來,想起它的去向竟已成了一個難解的謎。

 走過觀夕平台與賞鳥亭,步道下的泥灘裡出現越來越多的招潮蟹和彈塗魚,我靜靜地看著牠們,彷彿又回到少年時代,到龍井鄉的伯父家,在大肚溪出海口第一次看到牠們時的驚奇與欣喜。

 人生就像這樣,希望每天都能有新舊交疊,從老幹裡長出新芽,為老朽增添新意的經歷。

 (文:2025 / 3 / 29  照片:2025 / 3 / 16)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