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10 消失在彰化埔心的客家人

瀏覽次數: 56

 彰化埔心鄉多黃姓家族。

 我們從76號快速路下埔心交流道,走一段鄉道,先來到黃三元的老家。

黃三元是與文夏、張琪同一年代,因〈素蘭小姐要出嫁〉一曲而紅遍全台的歌星。

他老家是一棟日式的二樓洋房,門前有很大的一個庭院,是黃三元父親黃義在1940年所建,從其規模可見黃家當年的經濟實力。

 因目前仍有人居住,我們只能在屋外瀏覽拍照,心中也響起青少年時代聽慣的:

 「喂!扛轎的喔,嘿咻嘿咻嘿咻嘿咻,落蓋咻、落蓋咻。

 一咧素蘭素蘭要出嫁啦!要出嫁啦!素蘭!看到伊坐在轎內滿面春風,笑咪咪。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落蓋咻、落蓋咻……」

 一股親切而又溫馨的感覺,很自然地浮上心頭。如果不是親自來到這裡,恐怕也不會有這麼美好的感覺吧?

 然後,我們轉往黃耀南故居。

 黃耀南是光緒年間台灣最後一位武舉人,至今大廳堂上仍掛著「武魁」匾額, 也存放著大刀、石鎖等遺物,但因仍有後人居住,無法參觀。

 不過在埔心鄉民活動中心附近另闢有武舉人公園,展示複製的相關物件,也算聊勝於無。

 從黃耀南故居往裡走,還可見不少類似的古厝(但也都有人居住),而形成一個黃氏古厝建築群。

 在黃耀南故居旁邊,有一幢類似家廟的古老建築,可以自由參觀,裡裡外外感覺都很精緻,但也許沒有特別照顧,所以已逐漸在破敗中。

 彰化埔心的黃氏古厝群讓我想起桃園新屋的范姜古厝群,不過感覺遜色許多。

 也許有人會認為那是因為新屋的范姜家族是客家人,客家人較注意傳統的維護。其實,埔心的黃氏家族也是客家人,他們的祖先是康熙末年從廣東饒平一帶移民到台灣。

 但因為周遭都是福佬人,時日一久,就被同化了,不會說客家話,甚至不再自認為或被認為是客家人了。

 台灣各地應該有很多這樣的人吧?

 以前就有人說,鹿港有些郭姓家族,原是在福建落地生根的阿拉伯人的後代,但  如今卻拜起了郭子儀。

 這其實是台灣移民史、乃至世界移民史上司空見慣的現象。

 那到底是知道「祖先是什麽人」有素養?還是了解「自己是什麽人」有素養?是「被認為是什麽人」重要?還是「自認為是什麼人」重要?

 我不好說。就留給政治與文化去鬥嘴吧!

 至於什麼才叫做「什麼人」?我就更糊塗了。

 還好,以後若再聽到有人在那邊放言高論時,我就會讓我耳中響起:

 「一咧素蘭素蘭要出嫁啦!要出嫁啦!素蘭!

 看到伊坐在轎內滿面春風,笑咪咪。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落蓋咻、落蓋咻……」

 感覺好聽又有趣多了。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