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22 到車埕的迷妄之旅

瀏覽次數: 107

 人間四月天,我們一早從台中到日月潭,對著湖光山色吃早餐。吃完早餐沿著環湖步道走走,十點左右,想起很久沒有去車埕了,於是開車前往車埕。

 以前到水里鄉上安村的農舍探望父母時,來過車埕一兩次,當時車埕已成為一個熱門的觀光景點,遊客眾多,到處是歡樂的氣氛,置身其中,讓人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

 但這次來,卻覺得有點冷清。遊客稀少,月台上連半個人影都沒有。也許是時間還太早吧?發現前方有個以前沒見過的「鐵道觀光小學堂」,堂前還有兩個可愛的小機器人,於是欣然入內,感覺還不錯,可惜只有我們兩個遊客。

 走出小學堂,看看周遭的景緻,雖然有我平日比較喜歡的空曠與清靜,但因比印象中的熱鬧差太多,反而讓我感到落寞,心裡也開始孳生狐疑:原本眾多的遊客都到哪裡去了?

 我不禁想起不久前才去的嘉義奮起湖。車埕是火車集集線的終點站,而奮起湖則是阿里山線的中繼站,兩個地方同樣有山、有水、有展館、店家和腹地,但非假日的奮起湖遊客眾多,車埕卻只有小貓兩三隻。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邊走邊想,讓我看到癱掛在河道上的一個流籠,因為以前要去親戚家,在陳有蘭溪上坐過多次流籠,所以倍感親切,但這個流籠卻太過簡單,旁邊也沒有看到任何說明,對年輕人或都市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

 奮起湖沒有湖,而車埕倒是有個美麗的湖泊,但它其實是過去林業發達時用來浸泡原木的貯木池,如今在湖邊遍植楓樹、落羽松,搭配步道、木棧道與日式建築,也成了一個頗吸睛的景點。終於在路上看到五、六個成群的遊客,好像遇到知音般,彼此熱絡打個招呼。

 老街的店家大部分都關門休息,不過倒是在一面牆壁上看到一幅生動的插畫:坐在正中位的老太婆邊喝茶邊怒目數落坐在兩旁的兒子和媳婦,已經禿頭的兒子被罵得德薄能鮮,汗涔涔下。可惜老太婆的威風,也只有我和妻子領教獨享。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三合院餐館,便當菜色一點也不會輸給奮起湖,但用餐者卻只有三五人。餐畢,轉到木業展示館參觀。在林業興盛時期,這裡曾是繁忙的木材加工廠,現在則成了展覽館。館內有不少小店舖,但都門可羅雀,我們也只能對店家的招呼充耳不聞,有點尷尬地匆匆走過。

 然後來到外邊一間較大的賣場,竟然發現在賣阿里山山葵,也不知是要驚喜,還是感到悲哀。終於在另一家店找到有在地特色的二坪冰棒,買了兩根坐在鐵道旁品嘗,其實也還不錯。

 這時才驚覺,已經來了兩三個鐘頭,怎麼沒有看到任何火車抵達?

 後來才知道,集集線火車因為山崩鐵道受阻,火車無法再進到車埕來,這應該是車埕遊客變少的最主要原因。我剛剛的設想不僅是妄想,而且還是邪見。就像《六祖壇經》所說:「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在台灣四處行腳,不只是可以發現各種歷史、文化、故事和風景,還可發現自己的迷妄。

 (文:2024 / 5 / 31  照片:2022 / 4 / 28)

分享:

已發佈

分類:

, , ,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