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回台中時經常到國美館看展,這次看的是「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
以前去過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但這次在國美館展出的畫作比紀念館要豐富得多,也更能感受到李梅樹寫實主義的畫風,特別是他對光影變化的細膩掌握。
當時只知道李梅樹是三峽人,受廟方委託承擔起三峽祖師廟重建的重任,而他也懷抱服務桑梓的熱情,想將祖師廟重建成一座兼具文化、歷史與寺廟藝術的殿堂。由於他力求完美與嚴苛的要求,祖師廟的重建歷經近40寒暑,直到他過世(1983年,享年82歲)仍未完工,真可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後來才曉得,這種嚴謹與堅持,其實就是他繪畫創作精神、也可說是他生命風格的延續。
李梅樹家境良好,自小即展現他在繪畫方面的天賦與興趣,起初家人原不贊成他走上繪畫這條路,直到他的畫接連兩屆入選「台展」後,家人才認可他的繪畫天賦,同意他到日本學畫。
而他也由此展開如苦行僧般的繪畫創作之路。「苦行僧」指的並非物質層面,而是精神上的。
在日常生活裡,李梅樹有隨和的一面,唯獨在作畫時卻顯得一絲不苟、相當執著、而且很有耐心,每一筆每一劃都慎重其事,不滿意就刮掉重畫,作畫速度是出名的慢。
很多畫家的畫風會一變再變,但李梅樹在一甲子的繪畫生涯中,卻始終堅持寫實主義的風格,而且畫最多的就是他周遭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家鄉三峽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因為這些才是最讓他感動的活生生的人、事、物。
李梅樹從不賣畫,唯一的例外是在擔任藝專美術系主任時,為了籌措畢業生巡迴展的經費而賣了自己的畫。
1962年,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來台,想要用兩萬美金購買李梅樹的一幅《黃昏》,但李梅樹不賣就是不賣(本文所附第一張畫)。
在最大程度內,李梅樹可以說是一個不在乎、也不需要外界讚美(或貶損)的畫家,他的創作主要是畫讓他感動的人、事、物,然後感動自己。
他可以坐在自己的畫前,靜靜欣賞、享受自己的作品,而且百看不厭。別人要怎麼說,隨他去,重要的是自己要對自己感到滿意。
在了解李梅樹的這些眉角後,再來觀賞他的畫,就讓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這也是我近年來在觀賞藝術作品時,總要先了解藝術家本人的一大原因。
不過也因此產生一個疑問:如果李梅樹的家境不是那麼好,他會有不同的表現嗎?我想李梅樹已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這應該是由還在世的畫家(或其他藝術家)自問自答的一個問題吧?
(文:2023 / 2 / 25 照片:2023 / 1 / 1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