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62
那一天,在離開霧峰921地震教育園區,來到前面的光復新村時,就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原本緊繃嚴肅的心情,很快就轉為放鬆歡樂。
光復新村原是以前省政府教育廳、衛生處、印刷廠員工的眷屬宿舍,根據當時英國「花園城市」的概念設計,環境清雅,街道整齊,最多時有四百多戶。
時過境遷,很多房子都已閒置,有關單位在整治後,讓有心創業的青年進駐,開設咖啡廳、手作工坊、文創小店等,而成為頗受歡迎的文創藝術村。
幾年前來過,印象不錯,這次帶自美返台的二妹和妹婿參觀完921地震教育園區後,再度前來,也許因為假日,遊客很多,小店也比以前多,而且還另外打造了一個「原流新創聚落」,提供有原民特色的藝術展覽、生活選物、南島美味和部落體驗活動等。
在一家接一家的參觀途中,我指著路邊、樹幹、圍牆上形狀與大小不一、五顏六色、木刻或石染的貓頭鷹,對二妹與妹婿說:「我覺得這些貓頭鷹是光復新村最有特色的地方」。
其實,不只光復新村有跟貓頭鷹相關的藝術作品,整個霧峰很多地方也都有,因為貓頭鷹是以前霧峰鄉的「鄉鳥」。我覺得台灣每個鄉鎮如果都能找到一種具特色的動植物作為該地的「標誌」,以多元、藝術的形式展現在核心地區或景點,那給人的感覺就會不一樣。
逛了一陣後,我們來到一家小店歇腳,點了咖啡、冰淇淋、蛋糕等,坐在有陽光和微風的戶外區,悠閒地看著路上來來往往的紅男綠女,感覺人生真是美好,也要好好珍惜。
(照片攝於2024 / 2 / 28)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