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 31

三十年前,跟一個外省朋友開車經過神岡,朋友說:「這個地名日本味很重!」
我默不作聲。也許當時自己也這樣認為吧?但如果在今天,我就會跟他說:
「神岡原名『新廣』,它就像NewYork,有移民紀念其故鄉的意思,『新廣』意為『新廣(東)庄』,是來此移墾的廣東客家人在紀念他們的故土。」
「神岡」與「新廣」的客語發音近似,在清朝嘉慶年間的地契中,就已出現「神岡」地名,它跟日本人毫無關係。
早年來神岡開墾的客家人,以1711年(康熙50年)從廣東潮州來的張達京最具代表性。精明幹練的他在拓墾過程中開闢水圳,用「以地換水」方式從平埔族巴宰族手中獲得大量土地,而終至成為中部地區的首富。
有人說「新廣」的意思是「新的廣大土地」,而在此擁有「新的廣大土地」的,正是來自廣東的客家人張達京。張家的後代也因此而成為台中地區的望族,我中學時代的台中市長張啟仲、還有後來的臺中市議會議長張宏年,都是張家的後裔。
對張達京的發跡,我之前已稍有涉獵,也在寫發生在他和巴宰族頭目潘敦仔間簡短的「原漢演義」,但因想起跟神岡這個地名有關的往事,就先登這篇。


那一天,我和妻子專程從北屯來到神岡社口的萬興宮,因為聽說後人為紀念張達京的開拓之功,而在萬興宮裡設有他的長生祿位。想不到萬興宮正在大肆整修,我們只好轉往豐原翁社,改去參觀張家祖厝——萬選居。


今天的萬選居並不大,目前也還有人居住。我們簡單看看,照個相,就悄悄離去。張達京和潘敦仔間的「原漢演義」又浮上我的心頭,那會是一個更有趣的故事。
發佈留言